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某地开展“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活动,美德少年们用自己的行动树立起标杆,诠释着新时...

某地开展“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活动,美德少年们用自己的行动树立起标杆,诠释着新时代青少年动人的美。当地记者对活动的组织者和当选美德少年的学生进行了采访。

记者:为什么要发起“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活动?

孙老师:教育学家洛克说过:“没有什么事情能像榜样这么温和而又深刻地打进人们的心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发现,孩子们最需要和最认可的是身边的榜样,特别是同龄的伙伴。“美德少年”的事迹非常生活化、易效仿,都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的,青少年可随时随地学习。通过表彰宣传“美德少年”,可以向广大青少年倡导善良、诚实、孝敬、助人、坚强等优良品质,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记者:你是如何成长为一名美德少年的?在成长过程中,学校、家庭的哪些教育令你受益匪浅?

张同学:我们学校每年在纪念日和节日都组织很多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不过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定期开展的“爱心义卖、爱心拍卖、爱心捐赠”活动。活动由校团委组织,把全校3000多名师生的爱心汇聚起来捐给偏远贫困地区的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了他们,我们觉得很开心很快乐!

高同学:我父母虽然都是普通劳动者,但勤劳正直、心地善良、待人热情,对我管理很严格,绝不允许沾染坏习气。从小他们就教我看了很多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书,并要我在生活中向先贤学习,讲文明礼貌,尊老爱幼,对人诚信,团结友善等等,这些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滋养了我的心灵。

1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分析表彰美德少年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意义。

2)某校团委在“五四”青年节准备组织一个活动,请你设计一个活动主题,并说明其理由。

3)通过张同学和高同学成长为美德少年的自我描述,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青少年怎样才能健康地成长?

 

(1)①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要求我们树立联系的观点,善于分析和把握影响青少年成长的各种条件。青少年易受同龄伙伴的影响,通过表彰美德少年,能够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②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表彰美德少年,为青少年树立榜样,能够帮助他们自觉抵制不良习气,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美德少年作为青少年的同龄伙伴,他们能够以自己的优良品质引导同伴一同成长。 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表彰美德少年,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逐渐形成优良的品质,树立正确的观念。 (2)示例:主题:在全校举办以“爱国”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理由:反帝爱国是五四运动的旗帜,在五四青年节举办以“爱国”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比较切合节日主题。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举办征文活动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 (3)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青少年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青少年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③青少年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树立正确的“三观”。 ④青少年要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努力做“四有”公民。 【解析】 (1)本题考查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分析表彰美德少年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意义。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美德少年”的事迹非常生活化、易效仿,体现了联系的观点,有利于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发挥榜样的作用,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有利于青少年渐形成优良的品质,树立正确的观念。 (2)本题为开放型试题,要求”青年节准备组织一个活动,请你设计一个活动主题,并说明其理由。考生言之有理即可,但是要注意一定要写出其理论依据。如在全校举办以“爱国”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因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举办征文活动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 (3)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分析青少年怎样才能健康地成长。为措施类主观试题。回答本类试题要要注意从对角度分析。“我们学校每年在纪念日和节日都组织很多活动”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青少年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文化环境,要自觉参加积极的文化活动;“从小他们就教我看了很多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书”体现了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青少年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讲文明礼貌,尊老爱幼,对人诚信,团结友善等等,这些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滋养了我的心灵”启发青少年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树立正确的“三观”。 考点: 联系的观点、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弘扬民族精神、文化对人的影响、传统文化的作用、思想道德建设 【方法锦囊】 “怎么办类”(措施、方法、建议等)的解题方法 “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仍可采用定点法,即采用定点—联系—梳理作答的解题思路。 具体来说答案可从三个方面去找: (1)从材料中找方法: ①材料呈现的是负面现象,其反向就是正确方法; ②如果材料中呈现的是正确做法,只需对这种做法加以概括、总结即可。 (2)从课本知识中找方法:比如解决农业的措施书本上就讲了五个方面的措施。 (3)从当前政策中找方法(党和国家重要会议提出的重大措施)。 题型三:【方法锦囊】“意义或影响类”主观题 “意义”类设问往往以“意义”、“作用”、“影响”等词语为题眼,要求学生对材料中所呈现的事件、所采取的措施或提出的方案等所具有的意义、所具有的作用或所产生的影响作出具体分析。 一般可考虑如下五个切入点: 一是根据主体谈意义。即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有意义?常见的主体有对党、对国家(政府、人大、法院等)、对社会、对集体(企业)、对个人(公民、人民、消费者、经营者、劳动者等); 二是寻找角度谈意义,即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意义。如农民的角度、农业的角度、农村的角度等来分析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作用。 三是确定范围谈意义。一是知识范围,即把问题分解成“经济意义”有哪些、“政治意义”有哪些、“社会意义”有哪些、“文化意义”有哪些等小问题来分析;二是区域范围,即考虑对“当地”有何意义、对“地区”有何意义、对“世界”有何意义。当然,很多题目是两种范围要结合在一起分析。 (一)经济意义 描述国内经济意义 1、(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2、(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3、(有利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5、(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经济互补;增强竞争力 6、(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描述对外经济意义 1、(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2、(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 (二)政治意义 对国家的政治意义 国内有关活动 1、(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3、(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 对外交往活动 1、对我国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2、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对党的政治意义 (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做到“三个代表”,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思想文化意义 (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发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以德治国。 四是回归教材谈意义。即把设问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寻找答题思路。 五是分析材料谈意义。要充分提取材料中每一个有关“意义”的信息点,加以分析、归纳、提炼、再组织成完整的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51110,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治理思路出现重大转变。

材料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质,是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将政府的主要职责定位于制定好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为企业和社会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从中国政府改革的角度看,供给侧改革可谓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时间里最深刻的一次政府功能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多方面降低对中国经济的供给约束,使产业、企业的自然活力非受限于作为公共政策供给方的政府约束。

材料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揭示出一国的供给(生产)由人口、资本和科技来决定,而我国目前的人口状况对供给造成消极影响。首先老龄化程度严重,劳动人口绝对值在2012年出现首次下降。伴随劳动人口的减少,出生率的下滑,我国人口红利日渐趋于消失。其次,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不能适应21世纪科技大创新、大变革的发展,人口质量有待提高。为此,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提高人口数量与质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政府如何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降低对中国经济的供给约束

2)提高人口数量与质量能够通过影响供给促进经济增长。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对此作出解释。

 

查看答案

屠呦呦教授获得诺奖之后,张伯礼院士写了一首《浪淘沙·诺奖》的词,其中有“埋头干事何顾它,呦呦晚鸣”和“协作会战兴,递补相竞”之句,生动地诠释了屠呦呦取得骄人成就的原因,这启示我们要实现人生价值需要

①努力发展自己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②发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③努力把握人生机遇,全力实现个人价值   

④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唐朝诗人李商隐在《咏史》诗首联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千古长叹,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千百年来警示和激励着人们不停地探索国家兴盛、民族复兴的前进道路,此诗因此终成千古绝唱。从哲学角度看,“成与败”的转化警示我们

①自觉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做到勤俭和戒奢

②明辨是非,明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③加快改革,不断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④明确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爱因斯坦根据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上世纪70年代,一些科学家提出用激光干涉方法探测引力波。上世纪90年代,探测需要的技术条件逐渐趋于成熟,并于1999年建成“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后经过多次技术升级,终于在20159月首次探测到引力波。引力波的发现过程反映了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改造世界是认识目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下面漫画《成功的路不是单行线,走不通要记得转弯》告诉我们

满分5 manfen5.com

 

①成功与否取决于主体对客体的认识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③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学会选择

④要善于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考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