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美好追求,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实现“共享”的重要节点是“补短板”,特别是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
材料一:我国近年来基尼系数指标:
注: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重要指标,国际公认的贫富差距警戒线为0.4
材料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将我国现行标准下(人均年纯收入2300元)农村贫困人口(7017万)实现脱贫,贫困县(592个)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材料三:贵州是全国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2012年底达1019万人,约占贵州全省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通过三年的精准扶贫,已减少贫困人口526万人,累计35个贫困县744个贫困乡实现“减贫脱困”。
2013年以来,贵州省委统筹安排党员干部13万人次下基层,按照每村一组5人的标准,开展“奔小康驻村”工作,覆盖全省贫困村。驻村党员走村串户,做群众服务的贴心人和脱贫致富的领头雁。三年来,驻村党员为扶贫开发工作出点子51.83万个、找项目4.98万个、筹资金41.25亿元。在减贫脱困的工作中,党员干部总结和推广了“四看三公开,两议一公告”的贫困户识别法,即“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并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村级村民议事会议、乡村组三榜公示以及区级公告,将贫困户全部纳入精准扶贫信息系统“建档立卡”管理。.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分析“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经济学依据。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总结贵州省精准扶贫的成功经验。
张居正《筹谋卷二》所言“君子谋国,而小人谋身。谋国者,先忧天下;谋己者,先利自
身。盏智者所图者远,所谋者深。惟其深远,方能顺天应人。”对我们的启示有
①要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②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③要坚信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问题是时代的呼声,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只有坚持问题导向,确定应对之策,才能不断提高改革发展举措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述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有
①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②认识产生于实际的需要,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③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中孕育产生的,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④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伴随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实施,多地加快修订本地区计生条例。目前,广东、湖北等6省份均已取消晚婚晚育假,并根据各省实际相应延长了产假及陪产假,延长的天数有所差异。下列说法与各省计生条例规定出现“大同小异”现象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B.烟雨中,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C.今天的成功是因为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则依赖于今天的努力
D.有什么态度,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有怎样的性格,就有怎样的人生
面粉、水量的比例对发面很重要。水少面多,面团就硬;水多面少,面团软踏踏。经济运行也是如此,货币流通量与待售商品总量也要保持适度的比例,这说明
①物质的反应特性成为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②联系是有条件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促进新事物的产生
④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春节期间,《美人鱼》电影票房刷新内地影史纪录,影片从童活故事《美人鱼》中汲取灵感,大胆创造,合理想象,体现时代气息,寓教于乐,雅俗共赏,这表明
①文化自信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博采众长才能更好的发展民族文化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④发展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会产生经济效益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