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加快旅游发展的精神动力;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是提升文化魅力的重要依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将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近年来,历史遗迹、文艺汇演、民俗宗教、主题公园……各种新兴的文化旅游形态日渐崛起,文化和旅游呈现出多层面、多领域的相互融合态势。文化丰富了旅游的内容,扩展了旅游的方式。
材料二:2015年9月,随着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一些地方纷纷加入抢“琅琊”地名的混战。安徽人拿出了欧阳修的诗句——“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琅琊也”,山东人拿出了《水经注》中的记载,南京人则指出剧中的大梁国都“金陵”就是 南京。安徽滁州更是落实于行动,将滁州琅琊山风景名胜区内的原本兴建于明朝的“会峰阁”换成了“琅琊阁”,而这块全新的匾额落款居然是宋朝的苏轼。有评论指出,这一做法是在商业利益冲动下“打劫”历史文化,难以形成地方旅游品牌发展的核心动力。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说明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意义。
(2)从“文化的作用”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上述“抢名”、“改名”的行为进行评析。
明代于谦曾写诗《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当今也有人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史。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主要表明
①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是书籍具有的特定功能
②读书能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积极参加阅读活动有利于塑造和培养健全人格
④读书能够促进精神力量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5年11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AI-lB,亚投行),标志着这一关系亚投行能否顺利开张的法律协定已获我国立法机构批准,我国是筹建亚投行倡议发起方(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为57个)和亚投行最大股东国,占总认缴股本的30.34%。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亚投行协定》是亚投行组织和活动的基本依据
②筹建亚投行有和J于推动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
③倡议筹建亚投行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
④维护共同利益是各国参与筹建亚投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某少数民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自治县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本条例。这一规定
①表明坚持国家统一领导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
②说明制定自治条例是自治机关行使变通执行权的体现
③有利于更好地保障该县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④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某市政府出台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对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严格追究其法律责任,建立责任到人、记录在案、问题倒查的相关机制,不因追责对象职务变动、辞职、退休等免于追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
①发挥了人民民主对政府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作用
②能促进政府审慎行使权力,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③旨在加强廉政建设,杜绝腐败行为,树立政府威信
④要求政府及工作人员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人大代表之家”是基层人大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和创造的一种有效开展代表活动的形式和做法。某市人大常委会就创建“人大代表之家”做出部署,引导代表要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党和群众的联络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化解矛盾的调解员、政风行风的监督员。上述举措
①促进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②为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搭建活动平台
③表明人大代表负有监督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④有利于增强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