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2015年大众“创业潮”与科技“创新潮”双潮涌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先需要弘扬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是自主精神、创新精神、务实精神的综合体现,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的特征,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坚定意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结合材料并综合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弘扬创业精神的依据。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创业精神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创业精神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与生命力的重要源泉。 ③创业精神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的时代体现,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弘扬创业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与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⑤创业精神也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弘扬创业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弘扬创业精神的依据。此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与分析能力。解答本题时要求考生紧密结合材料,材料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先需要弘扬创业精神主要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再一方面,“创业精神是自主精神、创新精神、务实精神的综合体现”主要体现了创业精神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的时代体现也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与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然后考生结合课本相关知识作答即可。 【考点定位】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名师点睛】弘扬爱国主义的现实意义 分析角度 内容阐释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弘扬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文化与人的关系 ①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并给人以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提高人们辨别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能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文化与社会的关系 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动员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①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②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思想道德建设 ①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们行为选择提供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所谓经济“常态”,并不是指经济活动在一个长时期内稳定不变完全可预期的状态,而是在经济发展的某个特定阶段,由经济规律所主导的经济活动相对稳定特征的动态过程。因此,同一个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历史阶段的“常态”表现具有明显差异。

材料一旧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虽然经济总量取得了持续增长的瞩目成就,但反映了储蓄、投资、国民收入分配中的结构性失衡却日益加剧,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抑制了创新型的增长,货币供给机制的美元化和高信贷与货币投放的通胀之路,本身对经济的系统性稳定造成了伤害。可以说,经济旧常态自身就有着向新常态过渡的内在要求。新常态是在中国通过高信贷、高货币投放而维持的高储蓄、高投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人口结构变动、全球经济再平衡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大背景下,对中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期的较为冷静的新认识。这表明,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更多受到理性的约束。

材料二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衔接新老规划的关键之年。接下来的“十三五”将是一个以全面适应新常态为主题的五年规划期。新常态,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命题,其中夯实硬底线与强化软投资,应成为两个重要的维度。所谓夯实硬底线,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社会保障底线,二是粮食安全底线。着手完善囊括广大农村地区、农民兄弟在内的全面社会保障体系、公共医疗服务体系、义务教育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减轻群众生活负担,给群众以安全感。夯实粮食安全底线,就要在战略上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将粮食生产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所谓软投资,即推进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应该着手推进资源领域的产权改革,加快垄断行业改革,破除制约民间投资和企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引导民间资本广泛进入更多领域。同时,对现行的财税体制进行调整,为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城市保障性住房的改革奠定制度基础。

材料三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央审时度势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这一论断本身也有一个发展深化的过程。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一词。11月9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的三特征。2014年12月11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大趋势性变化,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如何克服经济“旧常态”的弊病,适应并推动经济“新常态”健康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在“新常态”下“夯实硬底线与强化软投资”相关论述的合理性。

(3)结合材料三,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分析材料蕴含的哲理。

 

查看答案

辨析题中国古代自先秦开始已有“法治”的思想,其内涵随时间发展而不断变化。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成康之治、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之治等盛世局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制相对健全和完善。但古代“法治”与现代法治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封建法律的服务对象是地主阶级,其着力维护的是专制主义统治,皇帝可一言立法,也可一言废法,权大于法。尽管如此,封建盛世的出现,内在的需要“法治”的支持,“法治”思想成为法盛政兴的必要条件。分析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古代许多“法治”思想对今天我国和世界各国的法治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有人从历史发展中得出结论:“建设法治中国,我们要传承古代法治思想。”请运用联系的观点辨析该结论。

 

查看答案

物联网、大数据、网购、电商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互联网+小龙虾”会带来怎样的惊喜?微信下单、第三方物流跑腿送虾、某电商平台上线加热即食的小龙虾产品……新的销售模式吸引了不少年轻吃货的关注。传统餐饮业遇到“互联网+”迸发出了巨大的潜力。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善于改变联系的客观性,勇于创新

②学会创造事物的本质,与时俱进

③学会运用综合思维方式,促进系统优化 

④善于根据事物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人类对外太空的探索从未停下脚步,思维的触角在不断延伸,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2015年9月28日,全球出现罕见的月全食天象奇观,这次月全食是自2014年4月15日开始的“连环四月食”的最后一环,这种罕见的“连环四月食”,500年只出现过三次,根据NASA预估,第五次的连环四月食会在2032年和2033年出现。从哲学角度看,这主要体现

①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       ②思维可以正确认识存在

③思维与存在相互依赖         ④思维具有自觉选择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015年7月23日,美国航天局宣布,天文学家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确认在宜居带发现第一颗与地球大小相似的太阳系外行星开普勒--425B,这是人类在寻找“另一地球”道路上里程碑式的发现,但也有人认为,我们目前对它知之甚少,太空探索道路还很漫长。由此可知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意识既能反映事物现象,又能把握事物本质规律

③人对太空的认识在曲折中逐步变化

④人们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5年6月2日深夜,湖南刘大爷家的空调自燃引发大火,家里人熟睡毫不知情。家里的泰迪狗发现火情后拼命挠门叫唤,将主人惊醒,全家人才幸免于难。泰迪狗英勇救主人的行为

是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②经过了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说明动物心理具有能动作用        

体现了一切物质都具有相应的反应特性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