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1989年起实施的《环境保护法》存在的缺陷日益凸现,如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约束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缺乏、环境执法强制力不够等等。2011年该法修订正式启动,公开征求意见14182条,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为各地政府履行相关职能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政府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为适应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新形势,必须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有效防范风险,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我国应如何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这句话主要体现了
①联系的观点 ②发展的观点 ③矛盾的观点 ④实践的观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音叉效应指的是,对于有的事物,不在于你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而关键在于找准了它的脉搏。由于音叉效应的存在,也有可能产生微小的扰动就带来巨大影响的情况。这种通过感应对象用巧力而不用强力的方式我们把它称作音叉效应。这表明
①事物无论如何复杂总有达到成功的捷径
②人的意识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事物关键部分功能及其变化决定着整体的功能和状态
④尊重事物的联系而不是改变事物的联系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孔子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B.实践出真知,要获得正确的认识就必须亲身的实践
C.人们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D.人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休谟说:除了对知觉以外,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观念,他认为“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的”。此观点
①承认了物质决定意识 ②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否认了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④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