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①2...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①2016年3月5日我国召开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②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

③老王经营着一个文具店

④张家界、九寨沟的自然风光非常优美,令人流连忘返

去年10月1日,巴蜀中学组织学生参观“重庆科技馆”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②③  D.②

 

D 【解析】召开人大会议属于政治现象,①不选;生产与经营是经济现象,③不选;纯自然风光是自然现象,不是文化现象,④不选;电视剧是文化产品,②正确;参观科技馆属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现象,⑤正确;故本题答案选择D。 考点:文化的含义 【名师点睛】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是人们实践的产物,故不能称为文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名数量众多,地名文化资源丰富。由于历史渊源、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社会结构、民族和语言等诸多因素影响,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名文化资源都蕴含着大量的文化基因、地理信息。地名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地方承载历史印记的社会化石,是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地名文化是以地名语词形式承载指代地方的地域文化,它涉及语言文化、历史文化、地理文化和乡土文化等,是一个综合性的多元文化体系。我国地名文化是伴随着中华文明的进程而发展起来的,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加快推进,许多古老地名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同时,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以“大、洋、古、怪、重”为突出特征的地名乱象,即刻意夸大、崇洋媚外、盲目复古、求异求怪、重复使用。盲目跟风、制造洋地名这样的文化垃圾,是缺乏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的表现。

    对此,2015年3月22日,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会议,对地名文化保护和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述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意义。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请你指出各地出现地名乱象所犯的方法论错误。

3为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促进地名保护,假如你是某市某高中一名学生准备就如何加强地名保护分别向市人大和政府建言献策,请你写出建议书及其依据。

要求

①观点紧扣主题,分析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从政治生活角度,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3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材料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民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为了和平,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偏见和歧视、仇恨和战争,只会带来灾难和痛苦,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世界各国应该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材料二开创未来,离不开对历史的敬畏。70年前,联合国诞生。奠定现代国际秩序基石,确立了当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联合国宪章,寄寓着先贤对和平的期盼,描绘出了战后世界的基本轮廓。今天,当世界格局加快演变,各国互相依存、休戚与共成为世界的基本特征时,人类社会又该以怎样的思考和行动跟上历史的步伐?面对这个根本性问题,习近平主席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张在21世纪的今天,继承了联合国宪章精神,符合国际宪法普遍需要,实现了对传统国际关系的超越与创新。

1分析为什么当今世界各国需要“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

2如何理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继承了联合国宪章精神,符合国际社会的普遍需要”?

 

查看答案

【经济学常识】

材料上世纪70年代,西方主要国家经济步入了前所未有的滞胀状态,这令凯恩斯主义也手足无措,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出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里根总统果断推行“30%减税计划”, 他坚信税率越低、政府管的越少,人民的积极性越高,经济就越繁荣。这一计划使美国渡过了经济衰退,这就是著名的“里根经济学”。

1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知识,指出“里根经济学”所属“新自由主义”学派的基本主张。

2有专家指出,用美国“里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来解释中国的“供给侧改革”现象,这是一种生搬硬套,是一种误读和误解。请你指出中国的“供给侧改革”和“里根经济学”的区别。

 

查看答案

材料近年来我国农业在与第二、三产业融合上步伐有所加快,但总体上仍处在起步阶段。由于产业融合度不够,农业竞争力连年下降。特别是在产业链上,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相互脱节。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竞争力不强,没有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不强,无法有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粮食增产没有转变为农民的实在收入。同时,我国农业品质低下、效益不高等问题突出,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需求存在明显的脱节。粗放式的农业生产带来的农产品安全问题,屡屡牵动社会的神经,并让群众在消费时顾忌颇多。

1假如我国2014年农村三次产业比重如下图,请你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推测2020年我国农村三次产业比重,并在图上标注出来?

满分5 manfen5.com

2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查看答案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屠呦呦因“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极为艰苦的科研条件下,中国7个省市、60多家科研机构、超过500名科研人员协力攻关。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对几千种中药的筛选、排除,在190次失败之后,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终于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但在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提议”在中国举行会议,屠呦呦被安排向西方医药学家介绍研发青蒿素全面情况。中国人自己发明的青蒿素在毫无保护状况下流失了。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屠呦呦既有中医学知识,也了解药理学和化学,她将东西方医学相结合,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屠呦呦的发明是这种结合的完美体现。屠呦呦强调,中医中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经过继承、创新、发扬,它的精华能更好地被世人认识,能为世界医学作出更大的贡献。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知识,说明屠呦呦能够成功研制青蒿素的原因。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对中医中药如何为世界医学作出更大的贡献提出建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