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经济局势与政治局势是互相推动的。眼下中国经济走冷,中央抓住供给与需求关系中的供给这一侧的改革,为经济升温。所以,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材料一: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召开,会上提出“供给制改革”和配套的“5+4+3”行动方案。“5”是五大政策支柱: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这已经成为2016年各级两会热议的主题)。“4”是四个歼灭战:化解过剩产能、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化解房地产库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各级政府正在积极行动加紧解决)。“3”是三大原则: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党的领导作用是这一改革的根本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会议刚刚结束,相关的专家学者纷纷作了各种各样的建言和诠释。例如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生产的供给已经不适应市场的需求,一方面是生产了大量的低端商品,商品积压使企业变成僵尸,另一方面是消费者买不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大量涌向国外购买,所以必须马上推动供给侧的改革来对接需求侧的升级。
材料二: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进供给制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把供给侧改革搞好对当今中国的政治意义。
(2)供给侧改革会增加有效需求,最终使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供给侧改革是如何打通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推动经济发展的。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传统的发展观念进行升级,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并要求五大发展理念一体推进一起发力,以更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互大发展理念这一理论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①理论创新是一个不断创造真理的过程
②办事情必须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为适应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2016年2月23日,习近平提出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评价标准”。这与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一脉相承的。“改革成效评价标准”的推出表明了
①辩证的否定是一切事物向前发展的必然环节
②尊重和服从规律是正确利用规律的基本前提
③改革的理论创新和改革的进程应该具有延续性和一致性
④要通过实践真理的适用范围和发展真理的检验标准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015年10月26日,在国家大剧院举行的“中国故事,当代精神”全国优秀戏剧展演中,一个只有23人的区县小剧团演出的沪剧《挑山女人》却贏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挑山女人》讲述了一位母亲撑起养家重担的故事,演老百姓的戏给老百姓看。《挑山女人》成功的原因在于它是
①从老百姓的生活中汲取营养的作品
②保障了老百姓的基本文化权益
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创造新文化
④面向人民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抓住中国企面深化改革与全方位开放所带来的机遇,已经成为欧洲大国的共识。英国不顾美国的阻拦在西方国家中率先加入中国倡导的亚投行,又放言要做“中国在西方最好的朋友”。欧洲大国的做法
①目的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②是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的表现
③标志着中国在国际重大事务上拥有话语权
④表明中国的外交政策得到西方大国的赞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