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
注:“互联网+”显示出强大的威力。最先被互联网改变的,是第三产业及第二产业的服务环节,淘宝、微店、打车软件、P2P.020等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材料二:“互联网+”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的新引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而且能够拉近用户和制造商的距离,从用户的需求、体验出发,继而提升技术水平和精准程度,产品的功能和质量都有可能跨出一大步。
材料三:适应经济新常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近年来,立法机关制定和完善了包括《专利法》《商标法》《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等一大批法律法规。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不仅重视打击国内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还加大力度保护海外知识产权,维护企业和国家的相关经济权益。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互联网能成为制造业新引擎的依据。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
价值取向,是基于个体的价值要求对社会价值要求的认同或拒斥态度。价值导向,就是以社会的名义提出的价值要求,又以社会的名义引导每个个体认同这种价值要求。下列对二者关系的理解合理的是
①个体的价值取向,应当蕴含以社会名义提出的价值要求
②社会的价值导向,往往体现具有普遍性的个体的价值取向
③我到底要什么与我们到底要什么的矛盾总是无法解决
④个体的价值取向寓于社会的价值导向之中才能得到满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00多年前,韩非子就提出“奉法者强则国强”的思想,但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古代社会,人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非常有效,法律思想不可能成为主流思想。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价值判断日趋多元,利益关系日益复杂,人治管理模式与之难以相容,无法维系。这表明
①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工业1.0是机械制造时代,工业2.O是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工业3.O是电子信息化时代,工业4.0则描绘了一个通过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联通与有效沟通,构建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从工业1.O到工业4.0的发展历程表明
①实践是推动认识变化发展的唯—途径
②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人生之中,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生命之中,最美丽的不一定适合我们,适合我们的一定是最美丽的。上述人生感话启示我们
①联系是客观的,人生历程中的联系不能够调整
②联系是多样的,应该建立有利于人生的新联系
③联系是必然的,要排除人生历程中的偶然联系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要把握人生历程中联系的条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从IPhone到IPhone4,继而衍生出IPhone4s、IPhone4c到iPhone5,进而衍生出iPhone6。据传iPhone7还会将屏幕升级至1080P水平,并且支持240FPS超慢速摄影等。从认识论看,科技一次次跨越和更新表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②物质与意识具有同一性
③主体认识受客体因素的制约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