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新鲜表述,通过201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第十三个中央一号文件,首度进入公众视野。
材料一:201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2143.5万吨,同比增加1440.8万吨,农民收入年均增长9.5%,但城乡居民收入比仍高达2.9∶1;同时累计进口高粱与大麦超过1000万吨,同比均增长98%,进口大豆8169万吨,大豆对外依存度达到86%。
目前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等滥用现象严重,19%的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农产品品质低;每年农业科研投入只占财政支农支出的1/30,生产成本高,利润低;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已经由“吃饱”向“吃好”、“吃环保”、“吃生态”转变,中低端农产品生产供给与市场群体对优质农产品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卖不出去”与“买不到”共存,因而国家提出要进行农业供给侧改革。
材料二:2016年“两会”,“如何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起代表、委员们的热议。有的认为国家要制定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规划纲要,以此扭转农业重复无序生产的现状;有的认为以土地的规模化经营解决“单家独户”生产模式带来的机械化低、监管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也有的提出要加快标准化步伐,出台支持有机农业发展的有关措施。另外许多网民也纷纷在网络上就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经济生活知识,就材料中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2)请你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选择公民或人大代表的其中一个角色,说明如何积极参与农业供给侧改革。
徐立平被人们誉为“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1989年,一台即将试车的火箭发动机火药出现裂纹,徐立平和师傅们一起钻到火箭里挖出火药,成功排除发动机故障。这次意外事故让徐立平发明设计了二十多种发动机药面整形刀具,增强了安全性,提高了挖药效率。这一事例说明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自强不息是实现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③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④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5年,美国科研人员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首次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测,如同伽利略首度把望远镜指向天空,这项对天空的新观测,将会加深我们对宇宙的理解。这佐证了
①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
②认识和客观过程的符合是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
③任何真理认识都是由绝对真理向相对真理转化
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大学》指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句话表明
①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环节
②系统的性质取决于各要素的组成方式
③人们创造的具体联系才是真实的联系
④要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推动“世界的记忆”项目,对记忆文献遗产进行权威性的评估和确认。2015年10月9日,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下面是关于记忆文献遗产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这项工作的文化思考,理解正确的观点有
①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防止世界集体记忆的丧失
②记忆文献遗产是世界的一面镜子,反映了文化的多样性
③开展这项工作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④记忆文献遗产是一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从唯物史观看,《南京大屠杀档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是因为
①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④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法国巴黎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将于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①联合国对气候变迁重灾区实行人道援助
②国际社会建立全球应对气候危机的持久框架
③中国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④中国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