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发展取得了举世曙目的成就。
材料一:2015年12月20日—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是我国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城市工作要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基础上,明确我国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实现紧凑集约、高效绿色发展;要加强创新合作机制建设,以创新牵引城市发展;要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战略研究;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
(1)结合材料一和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材料二:城市发展要善于城市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集聚促进城市发展正能量。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尽最大可能推动政府、社会、市民同心同向行动,是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政府要创新城市治理方式,特别是要注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鼓励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要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2)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城市发展中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如何同向发力。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引用了《孟子·藤文公上》中的名句:“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下列选项与该名句所蕴含的哲理相符的是
①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②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④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2015年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保留了2004年守则中仍具时代价值、体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如热爱祖国、诚实守信等。增加了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如文明绿色上网等。从方法论看,守则的修订
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坚持了解放思想与突破规律相结合
③坚持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④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顺应社会历史潮流在新加坡进行历史性会面,共同描绘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宏伟蓝图。此次会面双方以两岸领导人身份和名义举行,是双方商定的。这是在两岸政治分歧尚未解决情况下,根据一个中国原则做出的务实安排。从唯物论角度看,这体现了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②意识能够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④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人社部宣布:计划于2017年正式推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并准备于2022年后实施,其目的是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以及养老保险收支平衡压力增大等问题。这蕴涵的哲理是
①要集中力量解决我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
②要注意把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一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颗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②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③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