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把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必...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把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必须坚持的重要发展理念,必将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以及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提供科学理念指导和有力政策支撑。

材料一:S省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十年九旱,缺林少绿,水土流失严重,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S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障碍,生态产品已成为全省人民群众的最高渴望。2014年,S省政府统一部署,省财政筹集资金近30亿元,大力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要节约集中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严格源头预防,加快治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针对薄弱环节,加强统计监测、执法监督,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集民力,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

材料二:2015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会议强调, 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打虎”“拍蝇”、正风肃纪,初步形成了“不敢腐”的氛围。如何使绝大多数党员进一步达到“不想腐”的境界?修订后的准则着眼于此,重申了“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既是向广大人民群众作出的郑重承诺,也是为8700多万党员树立的道德“高线”。 而这一道德“高线”也并非脱离实际、高不可攀,而是一个实事求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高标准”。

纪律是党的生命,从严治党关键在严格执纪。但纪律的“底线”究竟应当划在哪里呢?如果说国法是公民的“底线”,那么党员的“底线”就必须严于国法。这次对条例的修订,就体现了“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的原则,明确提出政治纪律等六项纪律,形成了高于国法的“负面清单”,从而划清了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这次对党内两大法规采取了“一揽子”修订的方式,分别确立了广大党员应当遵循的道德“高线”和不能触碰的纪律“底线”,德法相依,相辅而行,必将有助于探索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S省政府是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

(2假如我是S省的一员,在日常生活中,我可以通过哪些具体行动参与到本省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去?试举出两条实例。

(3)请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试分别论述党如何树立道德的“高线”和坚守纪律的“底线”。

 

(1)①从根本上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 ②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节约资源是破解资源瓶颈约束、保护生态环境的首要之策。 ③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④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 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督。 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任选4点) (2)拒绝塑料袋,使用环保购物袋; (3)深入乡村或社区,办生态文明专题展板;(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3)道德“高线”: ①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着力提高党员领导班子建设,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 ②坚持始终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我党的行动指南,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如学生从党的性质、宗旨角度分析也可以给分,但本部分得分不得超过4分) 纪律“底线”: ①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健全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和专项督查制度、纪律保障机制,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努力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②党的权力来自人民,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监督意识,养成在工作和生活中接受监督的习惯,自觉接受监督。践行“三严三实”,健全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机制,运用和规范互联网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③党员自身要加强党性教育、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必须按照党章要求,严守党纪党规。 【解析】 (1)本题要求学生:“请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S省政府是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是一道措施类的简答题,本题的切入点较大,是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因此解决本题,需要结合材料来分析,从材料中找出S省政府解决生态文明建设所采取的相关措施来分析即可。材料:“提出要节约集中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体现了从根本上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从材料:“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体现了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督。材料:“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体现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等等。 (2)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考生主要围绕如何解决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展开提意见即可。 (3)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试分别论述党如何树立道德的“高线”和坚守纪律的“底线”。”解决本题时,首先要审好题。明确什么是道德高线和纪律的底线,由材料:“重申了“党的理想信念宗旨、优良传统作风”,既是向广大人民群众作出的郑重承诺,也是为8700多万党员树立的道德“高线”。”可知道德高线主要是指党的宗旨、执政理念、指导思想、执政能力和党的先进性建设。从材料可知,党的纪律底线主要是指党的纪律和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监督。 考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 【知识总结】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知识。 (1)性质: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地位:领导地位(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执政地位(执政党)。 (4)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5)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6)工作路线:群众路线。 (7)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8)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9)最终目标和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10)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11)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2)党的建设:政治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民主集中制)。 (13)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5年9月28日美国宇航局宣布,美国利用探测器在火星上首次发现了存在液态水的“强有力”证据,这是人类太空探索又一重大突破性进展。这体现了

A.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实践是认识发展动力和检验标准

C.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D.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查看答案

2015年11月29日上午8点半万众瞩目的南京马拉松开赛,1.6万名运动员和爱好者一起跑。组委会特别提醒广大参赛选手,跑南京马拉松,一定要“量力而行”。这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是

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办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查看答案

南昌海昏侯墓出土了近200万枚的五铢钱、数以千计的竹简和木牍,还有编钟、铁编磬和车马坑,其考古价值超过长沙马王堆汉墓,对于复原西汉列侯葬制和园寝制度价值巨大。通过考古能够追溯过去,这说明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和主观能动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有哲学家辩言对于一块白色而坚硬的石头人们可以看得到“白”但看不到“坚”;可以摸得到“坚”但摸不到“白”。“白”不一定是石头的“白”,“坚”也不一定是石头的“坚”故“白”与“坚”都是可以独立于所有白色坚硬的东西而存在的这一观点是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的观点       辩证的观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华严经》曰:“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下列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相同的是

①“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④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