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八大”,这是人民权益彰显的10年。国家赔偿法的修订,收容、遣送制度的废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探索,人大代表选举“城乡同权”等民主形式的完善,切实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针对上述材料的主旨最恰当的概括是
A.公民权益的保障更加完善
B.公民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C.政府广纳民意,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D.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充分当家作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明确指出:村民会换届选举要全面实施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普遍设置秘密写票处,广泛推行竞职演讲、治村演讲。上述要求
①可以在候选人之间形成竞争,会导致虚假宣传
②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选民的选择
③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选择满意的当家人
④有利于增强选举结果的公平、公正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指尖上的政民对话”的政务微信,正悄然改变着政务信息的传播方式,撬动着社会舆论新格局。进行“指尖上的政民对话”,公民应
A.增强公民意识,参与民主管理
B.正确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
C.创新监督方式,拓宽监督渠道
D.深度公开信息,保证决策透明
自2015年3月1日起实施《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多个城市被安排先行试点,目前由国土部地籍司和国土部法律中心起草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形成初稿,正在经专家认证和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按程序经专家认证和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①体现了决策民主,利于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
②保障了公民的决策权得到真正落实
③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④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16年2月20日年是中国首份《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公布2周年。调查数据显示,以百分制计算,公众对生态文明的总体认同度、知晓度、践行度得分分别为74.8分、48.2分、60.1分,被调查者中70.7%的人认为政府和环保部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主体。而公众的参与和压力对政府制定环境政策和法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往往是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曝光和叫停的催化剂。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阐释公民应如何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和重大创新。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H省政府依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研究并制定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措施:要注重自我改革,一靠放权,二靠到位;根据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采取灵活的思路和方式;精准发力,把注意力放在民生和社会保障上:各地区各部门要抓紧抓好抓实,加大责任意识,防止不作为、乱作为。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该省政府是怎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