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当前,我国面临着下一代文化断层、文化遗产消失、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日渐甚微的...

当前,我国面临着下一代文化断层、文化遗产消失、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日渐甚微的问题。戏说红色经典、炒作负面新闻、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等不良现象,弱化了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追求,侵蚀着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2015年10月召开的全国小学语文(修订版)教学研讨会指出,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语文出版社对义务教育教材进行了修订,即将出炉的全国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修订版大幅增加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一至六年级相关课文的占比30%,以解决传统文化进课堂“有体可依”的问题。

对此次义务教育语文教材的修订,有网友认为,对于生长于信息时代、习惯于网络语言的当代青少年而言,“之乎者也”显然不对其口味。如果学生们只是不求甚解的吟诵,老师只是以应试教育为导向进行知识点的灌输,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那仅仅通过教材修订增加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就没有必要了。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述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大幅增加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重要意义。

(2)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反驳材料中网友的观点。

(3)面对网络信息时代,请就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两条建议。

 

(1)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大幅增加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大幅增加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文化认同感。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大幅增加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的载体,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2)①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对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要辩证分析,正确对待存在的问题。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应该从传统文化自身的特殊性来认识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修订的必要性,而不是简单的全盘否定。 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善于抓住主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要看到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修订的积极作用,不能片面夸大存在的问题。(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3)在中小学大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广大青少年了解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为优秀传统文化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本题具有开放性,考生作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 (1)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阐述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大幅增加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重要意义,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的设问强调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强调了“义务教育”,所以考生可以从传统文化的作用和教育的作用来分析。从传统文化的作用的角度,要注意分析文化对人的影响、传统文化的作用;从教育的方面,分析教育的重要性即可;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大幅增加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的载体,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2)本题考查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反驳材料中网友的观点,知识指向明确,即矛盾的相关知识。材料中的网友的观点认为没有必要对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加以改正的观点是错误的观点。因为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要全面的看待,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不同性质的传统文化要有不同的态度;要善于抓住主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要看到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修订的积极作用,不能片面夸大存在的问题。 (3)本题为开放型试题,要求考生就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两条建议,注意设问中强调了网络信息时代,考生只要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在中小学大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广大青少年了解和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为优秀传统文化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等。 考点:文化塑造人生、传统文化的作用、教育的意义、矛盾的内涵、矛盾的特殊性、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名师点晴】 情景式材料论述题的特点: ①材料较长,阅读量较大。 ②材料内涵丰富,信息容量较大。 ③设问含蓄,角度灵活。从设问的角度来说,高考论述题分为限制型和扩展型两种类型。限制型的特点是:它限定了作答方式和范围,设问一般是“材料体现了什么”、“反映了什么”或是已有结论了,不用你去归纳,而是把你的思维集中到这个结论上,重在考查这个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扩展型的特点是:一般是问“你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是如何认识的?”“说明了什么”。考生需要自己确定答题所用的基础知识和内容,自由发挥程度较大。 ④理在书中,题在书外。 从最近几年的高考来看,由于情景材料论述题的信息量大,难度较高,区分度强,此类题的得分一般不高,近一半以上的考生因信息把握不准,答案组织空洞,得分在平均分以下。 情景式材料论述题做题方法 1.仔细审题 情景式材料论述题的解答,审题是第一步,是关键,是前提。 (1)通读材料找“题眼”。应针对此类题的特点,对材料快速阅读,边阅读边理解,边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体内容、状态、性质、关系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找着材料的规定性,即所谓“题眼”,进而把握材料中心。 (2)阅读设问抓关键。命题的意图、要求、指向等都反映在设问中,故这一步尤为关键。学生必须细心审读设问,搞懂蕴涵,抓准关键词,明白题意,把握意向。主要从两点出发: ①找出关键词句,辨明命题意向。这样才能确定角度,界定所涉内容。 ②找准限定词句,审透题意细节。 2.规范答题 (1)搜索知识找结合。审过材料和设问后,要找材料与设问的交叉融合点,关键是搜索与材料、设问相关的原理、基础知识及其交叉点,取舍作答。 (2)运用逻辑定答案。组织答案是解题的归宿,所以必须认真、缜密、精心组织答案。 ①列提纲:即设计答案框架,它关系着答案的周全性,知识的统一性。 ②用方法:需要运用归纳、演绎等方法组织答案,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联实际:设计答案时一定要避免理论与实际脱节,要达到材料与观点的水乳交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某县曾是全国知名的国家级贫困县。十二五期间该线结合本地实际、正确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该县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及莲子种植普遍的优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莲子种植基地,改变了以农耕为主的单一业态。引导土地经营权规模有序流转,兴办家庭农场近百个,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创建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社,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资金等形式入股,使农民获得合作社的利润分成,农民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重点帮扶贫困户人均收入在万元以上,走上了富裕之路。

材料二精准扶贫的成败在精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数据核查是精准的靶心。为此某县采用了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某县政府建420个工作对进驻村组,收集村民意见建议6万条,拟定帮扶措施,核查调出建档立卡贫困户5780户,调入建档卡贫困户5810户,建立了精准施策的大数据平台。召开屋场院子会,让村民当裁判,民主评议筛选贫困户对象,对乡镇政府的甄别工作评头品足,火眼金晶地识别出“谁穷、谁不穷、谁真穷、谁最穷”,让干部挺起责任,群众体现公心。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分析某县扶贫措施对该县经济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政治知识分析某县三位一体的模式对我国精准扶贫甄别工作的启示。

 

查看答案

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奉行加法的时代,很多人在追求利益的做大化,但无休止的加法,往往让人不能承受之重。其实人生可以化复杂为简单,化多为少,这就是一种减法哲学。减法哲学告诉我们:减出轻松,减出健康,减出快乐,减出幸福。这表明

①“加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减法”转化

②要调控好“加法”和“减法”的度,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③“减法”作为关键部分,其功能关系人生整体的轻松和自在

④“加法”与“减法”同等重要,不可或缺,都能让人生更幸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为了维护股市稳定和投资者的利益,2015年9月证监会决定引入“股市熔断机制”。然而,2016年该机制实施的前4个交易日,A股市场便两次触发两档“熔断”,连续上演千股跌停,市场恐慌进一步加剧。1月8日,三大交易所宣布暂停“熔断机制”。这启示我们

①股市熔断机制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经过市场实践检验,熔断机制是错误的制度

③促进股票市场健康发展,需要尊重市场规律

④应该进一步研究A股市场的特征制定科学的运行机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皇帝内经·素问》提出了“五符为养,无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饮食调养原则。这一原则的合理之处在于正确处理了:

①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②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暗物质”被比作“笼罩在21世纪物理学天空中的乌云”,它由万有引力定律证实存在,却从未被直接观测到。多年来,西方科学家已经通过阿尔法磁溥仪等装置探索暗物质,取得了一定成果。中国在四川建立了世界最深的暗物质地下试验室,并于2015年12月22日凌晨,成功发射我国首颗天文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有望用“火眼金睛”探测到暗物质存在的证据。材料表明

①实践和科学理论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标准

②实践手段的进步推动认识的发展

③科学家的探索能力是认识世界的根本动力

④人们的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