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近年来,面对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特别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2013年,中央提出“区间调控”概念,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把握好防通胀的“上限”,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着力调结构、转方式;2014年,进一步提出要注重实施“定向调控”,即在调控上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有针对性地实施“喷灌”“滴灌”;2015年以来,又提出要更加精准有效地实施“相机调控’’,强调把握好调控措施出台的时机和力度,不断提高相机抉择的水平。
材料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强调在供给方面实施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消费结构升级并向多样化、高端化、服务化需求转换,原有的供给结构越来越不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变化,供给体系总体上呈现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引发了国内消费增速拾级而下但国人却在海外疯狂扫货现象的出现。因此,必须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培育新动能,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央是如何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的。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我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意义。
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研人员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首次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所做的预测,回答下列问题。
1.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提出引力波理论,认为大质量天体发生碰撞、超新星爆发等极端宇宙事件发生时,会改变附近的时空状态,效应就像涟漪以光速在宇宙传播。由于引力波产生的时空扭曲非常微小,在此之前科学家从未成功观测到。本次“捕获’’引力波,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接近真理
④世界的可知性及人类认识的无限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引力波的发现意义重大,依照科学家的说法,这是人类第一次能够“听”到宇宙的“声音”,犹如一个失聪的人突然获得听觉,从此获得感知世界的新能力。探测到引力波,人们将能为大爆炸理论和宇宙膨胀理论找到更有力的证据。一旦我们发现了宇宙大爆炸时期的引力波,就可以揭开宇宙的许多谜团,甚至了解宇宙的开端和运行机制。这表明
①客观事物的本质会随着人们认识的变化而改变
②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③追求终极真理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根本目的
④通过认识个别事物能够达到对世界整体的把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下图漫画《欲望与得失》,所蕴含的哲理是
①事物发展往往要经历曲折的过程
②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变化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成就人生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水葫芦,原产于南美,是极具危害的外来生物之一。我国在上世纪30年代将其作为畜禽饲料引入,其繁殖速度快,生命力旺盛,具有极强的适应环境能力。它的入侵严重破坏当地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这启示我们
①要把握事物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防患于未然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
③要具体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趋利避害
④要遵循自在事物的联系,减少人为事物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6年3月2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成果公布。该墓迄今出土文物1万余件(套),包括青铜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简等各类珍贵文物。众多文物形象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级贵族的奢华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这些出土文物是
①特定时代经济、政治发展的产物
②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③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反映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互联网治理,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促进国际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誉。这表明
①中国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越来越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②顺应时代主题,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参与全球治理
③维护共同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④随着综合国力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有更多话语权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