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戏曲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戏曲主题仍然是“才子佳人,王侯将相”,严重偏离了青少年的文化需求。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创排了《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剧,用戏曲演绎中华美德故事。让观众伴随艺术进入到中华美德的世界,感受真、善、美的艺术境界。其中《木兰从军》传递的是花木兰骁勇善战、孝老爱亲的故事;《岳母刺字》则讲述了岳母训教岳飞要以国家为重的故事;《带着妹妹上学》讲述了当代青年洪战辉面对家庭重负孝老爱亲、自强不息的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年轻女孩徐秀娟爱岗敬业,不惜牺牲生命救助丹顶鹤的故事……
目前,该系列剧演出过百场,以青少年儿童为主体的观众逾3万人,受到了青少年的喜爱和追捧,而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的学生在创作和演出中也提升了艺术素养和水平。
(1)有专家指出,《中华美德故事汇》戏曲系列实现了立德树人和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分析说明人民群众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
(3)假如某校即将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为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请你拟写两条宣传语。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据统计,2015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6%,创下近年来最大降幅,节能降耗成效显著;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问题的比重由2011年的13%提高到2015年的17.9%;新技术的运用不仅促进了新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以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依托,嘀嘀打车等为代表的共享经济蓬勃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材料二:某省根据《意见》精神,把科技创新为前提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本省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现代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引导企业建立“资源节约—产品生态—工艺和谐”的生态创新管理系统,实现企业生产活动全过程节约化、生态化控制,积极构建“政府推动、市场拉动、政产学研联动”的生态科技创新体系。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重视科技创新的依据并谈谈科技创新是如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当地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是如何作为的。
中国古代园林设计中,堂、廊、亭、榭等建筑的位置非常注意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筑与天空、山水、花木等有机地组织为一系列风景画面,使得园林在总体上达到一个建筑美与自然美相互融揉的境界。我国园林设计表明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
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③把握住联系的条件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多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还是变冷一直存在争议,但在技术发展和各项数据的支撑下,气候变暖并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已经形成共识。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150多个参会国达成新协定,把全球气温升高控制在2℃之内。人类对气候问题的认识
A.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循环过程
C.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爱因斯坦在1916年提出广义相对论,就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爱因斯坦本人认为引力波太弱而无法被探测。100年后,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成功探测到来自一个双黑洞并合事件的引力波。这反映了
①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我们认识和利用引力波的可靠保证
②人们对引力波的认识水平和程度带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③引力波的存在和发现是文明进步和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果
④引力波的发现再次印证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15米兰世博会首次以食物为主题,并谋求2050年为全球多达90亿人口解决食物需要。农业和食品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这也与中国人自古就认为的“民以食为天”不谋而合。这说明了
①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随时代发展日趋融合
②世博会是不同民族间文化相互交融的大舞台
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