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2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美国、中国、法国等来自于全球150多个国家有着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等方面的不同,但参会各国能妥善处理在资金支出、技术转让、法律约束力以及透明度等领域分歧,不断扩大共识,加强合作,形成了应对垒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此协定有利于凝聚全球力量,包容互鉴,共同发展。
《长江,长江》《牧人巴让》等六部中国环保纪录片作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民间表达”被选送到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中国角”进行展映。六部纪录片通过影视独特的方式诉说着六个中国人自己的环保故事,蕴含着人类文化发展的共同追求;立足于时代的需要,讲普通人的故事,传递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引导人类求真向善。中国环保纪录片播出后,赢得了国际舞台阵阵掌声。
(1)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各参会国为什么能够妥善处理分歧,形成共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国环保纪录片赢得国际舞台阵阵掌声给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3)推动环境治理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请你就此提两条具体建议,并简要说明其理论依据。
材料一:2015年11月以来:“供给侧改革”成为高层讲话中的高频词。2014年中国人的海外消费总规模已达1520亿美元,2015年双十一网购活动中,在一有大型电商平台参与跨境消费的中国人也超过了3000万。中国人跨境消费的类别集中于奢侈品、婴幼儿食品用品、零食、手机数码、运动鞋、手表以及日化家居产品等方面。
为什么中国人不买国产货而热衷洋货呢?因为多年来中国制造的产品大多以价格取进,定位聚集于中低端,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消费要求。现在我国民众对中高端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加大,中低端产品供过于求,导致供给端和需求端开始出现一些结构性的矛盾。消费者要什么我们就产什么,确实起到过很好的效果。可是,光跟在需求后面走,会陷入被动,还会被外国抢占了先机。市场不仅可以寻找,而且还能创造。我国应该通过供给铡的改革,使中国的供给结构与消费结构能够更加匹配,通过劳动力、创新等要素促进产业转型产品升级,向供给象侧发力,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材料二:在供给侧改革中政府应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同时要求政府改革行政体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护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加强反腐、打破垄断、放松管制,才能更好地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为供给侧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监督权力,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才能有效改进政府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建设职能科学、结构合理、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1)结合材料一和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合理性,并说明应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在推进政府建设中如何做到“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监督权力”。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简短而富有情怀的辞职信,以其超凡脱俗、自然率真、回归本我的生活态度,折射出我国当前高压力下无数人内心的渴求。这表明(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社会意识的产生有其物质原因
③实现人生价值关键在于主观努力
④人的需要影响人们的价值选择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丰子恺的漫画“此一时之雄”蕴含的哲理是( )
A.既要侧重抓住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B.既要承认运动的相对性,又要承认静止的绝对性
C.既要看到发展的前进性,又要克服前进中的曲折性
D.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相互对立,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相互贯穿
心理学上常把人的言语、思维和情感指向于内者称为内向性格,但这并不是说内向的人在所有时间所有场合都内向,在某些时间和某些场合他同样可以表现出外向,只是大多数时间和场合表现内向罢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内向与外向之间的相互排斥是相对的
②内向与外向之间存在由此达彼的桥梁
③性格中的不同特征可以相互分离以维持均衡
④人的性格在不同时间、场合下表现为不同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视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有时侯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这表明( )
①错觉的客观存在表明了其具有物质性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③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和生理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