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就是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基础设施,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这一模式的实施将有利于
①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参与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
②发挥国家财政在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方面的作用
③实现风险合理分配,提高项目融资成功的可能性
④提高公共服务价格,调动各方面主动参与积极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5年2月全国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滑4.8%,PPI同比已经连续36个月负增长。一般说来,PPI的不断下滑对经济影响传导合理的是
①居民的购买力提高 ②工业产品价格下降
③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⑤企业生产规模缩小 ⑥企业营利能力减弱
A.②-⑥-①-④ B.③-⑤-⑥-②
C.②-⑥-⑤-③ D.②-③-④-①
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民族教育。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师队伍素质稳步提升,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广泛开展,双语教育稳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人才,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 发展、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历史、自然等原因,民族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必须把加快发展民族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必须把加快发展民族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的意义。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请你为加快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写两条宣传标语。要求言简意赅,每条标语不超过20个字。
“中高速、新动力”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某市为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提出“四个坚持”的做法:坚持科学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引领科技成果的转化创新;坚持简政放权,减化办事流程,建立规范行政审批的管理制度,清理和废除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坚持创新投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企业增加创新研发投入;坚持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后备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华的体制和机制建设,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
材料二:经济发展新常态,科技创新是新动力。中共中央提出并进一步完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全国人大制定《科技进步法》,并进行执法检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措施促进科技创新与发展,全面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对科研资金进行了系统整合,避免资金使用的碎片化;科技计划顶层设计,及时向社会公示,并向公民广泛征求意见。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四个坚持”对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应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带动经济新常态发展。
2015年“互联网+”、“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成为经济热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巴西经济学家卡布拉尔曾指出:“我们观察到‘一带一路’等倡议将促进亚洲、欧洲、非洲的联通和合作,重新为世界贸易注入活力,这也是在新世纪重塑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要一步”,“与这些倡议平行的是,一系列新的金融工具将保证新兴经济的发展,中国倡议建立的亚投行就是应运而生的机构”。未来5年,中国将以高铁、核能为名片,更广泛的地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在自身收益的同时造福当地经济。
材料二: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一带一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下,中国企业要抓住新机遇,拓展发展空间,必须以绿色增长、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立足点。新常态下,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发展质量却上了一个台阶。随着资本、土地等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要素投入和能耗污染少的服务业脱颖而出,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要素价格上涨、储蓄率下降,出口和投资增速放缓,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需求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城镇化提速、产业转移,城乡区域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力资源稀缺性凸显,收入分配结构也将不断优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加快海外市场的布局,带动其他经济体更好地发展的政治依据。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企业应怎样适应新常态,谋求更好发展。
2015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提出:“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的积极意义在于( )
①传承爱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激发爱国情怀,丰富人民的物质世界
③增强民族自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增强忧患意识,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