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剧,企业投资萎缩,缺乏活力,这使得“供给跟不上需求”的矛盾逐渐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障碍。与此同时,中国消费品供需正面临着严重的结构性失衡:一方面,衣服鞋帽玩具等传统的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价格持续下滑;另一方面,高品质消费品供给不足,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要求在适度扩大内需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这意味着我国经济治理思路出现重大转变。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要分析我国政府应如何加强供给侧改革。
(2)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同一性原理,说明“在适度扩大内需的同时加强供给侧改革”的正确性。
材料二:“十三五之歌”是一首传播力十足的“网络神曲”,饶舌的中英文歌词,类似欧美乡村音乐的民谣曲风,四个肤色各异摇头晃脑的卡通人物,唱出了当下中国最热的“十三五”话题。这三个音节伴着欧美乡村风格小调被反复吟唱,解释了“十三五规划”的方方面面。
“十三五之歌”通过新华社的社交网络账号发布后迅速走红,点击率不断上升,引起了外国网友和海外媒体的关注,《纽约时报》发文称,这段视频把中国的宣传模式带进了新时代。《十三五之歌》成为了“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范例。
(3)请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分析《十三五之歌》的成功经验。
心理学上常把人的言语、思维和情感指向于内者称为内向性格,但这并不是说内向的人在所有时间所有场合都内向,在某些时间和某些场合他同样可以表现出外向,只是大多数时间和场合表现内向罢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内向与外向之间的相互排斥是相对的
②内向与外向之间存在由此达彼的桥梁
③性格中的不同特征可以相互分离以维持相对均衡
④人的性格在不同时间、场合下表现为不同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有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这表明
①错觉的客观存在表明了其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本质的暴露是一个复杂过程
③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④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和生理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下图反映了某一股票的价格波动情况,从中可以看出
①股价波动取决于大众心理 ②股票波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③股价的波动具有不确定性 ④事物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由“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到“双独二孩”,由“单独二孩”再到“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表明
①实践是具有客观物质性的社会活动
②认识对社会实践有反作用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④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回文诗是中国文苑一朵奇葩,西晋以来历代诗家争相效仿,如《后园》(南朝齐·王融)正读:斜峰绕径曲,耸石带山连。花余拂戏鸟,树密隐鸣蝉。逆读:蝉鸣隐密树,鸟戏拂余花。连山带石耸,曲径绕峰斜。品味回文诗,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古典诗词意境高远、难以逾越
②汉字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
④文学典籍浩如烟海,良莠难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