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强调,实现...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关键词:绿色发展

材料一公报指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这既与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一脉相承,也将生态环保放在了空前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中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绿色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长远未来。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述经济新常态下坚持绿色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共享发展

材料二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要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要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等。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相关政策,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缩小收入差距。要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实现这些目标,要在制度和政策、经济与社会、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财税和金融等领域打好“组合拳”,建立相互协调长效机制,激发社会各界“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能动性。

(2)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知识说明应如何打好共享发展的“组合拳”。

关键词:依法治国

材料三《公报》指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就是要在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努力做到依法依规,通过法治方式来提高发展质量。运用法治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体要求就是要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要求,通过健全和完善立法,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依法引领、规范、保障、推动经济社会建设向着实现“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顺利迈进;要确保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部门通过对法律统一、正确、有效的实施,为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克服轻视法治、无视法治、漠视法治,乃至违反法治的现象,纠正法治不彰、公信力不高以及浮夸、欺骗、造假等做法,做到“发展要上、法律要让”,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谋发展、调结构、惠民生。

(3)根据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依法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①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②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③有利于树立科学的消费观,优化消费模式,坚持绿色消费,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④有利于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 (2)①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发展共享、脱贫致富奠定物质基础; ②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充分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增加居民收入; ③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通过财税、金融等加强政府对收入的调节,健全工资决定、增长、支付保障机制; ⑤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提高供给能力和共享水平。 (3)①加强党的领导,实施依法执政,领导立法、带头守法,明确依法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方针政策; 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健全和完善立法,依法引领、规范、保障、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③各级政府要严格依法行政,行政执法机关通过对法律统一、正确、有效的实施,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④各级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通过对法律统一、正确、有效的实施,保障经济生活持续健康发展。总之,应作到“发展要上、法律要让”。 【解析】 (1)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经济新常态下坚持绿色发展的意义。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一般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的句型表达。解答时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运用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知识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经济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如何打好共享发展的“组合拳”,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把握材料关键信息“社会保障制度”“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相关政策”“增加公共服务供给”,调动运用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分配制度、注重收入分配的公平、科学的宏观调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有关知识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如何依法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属于措施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政治生活的主体主要有:公民、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中国共产党、司法机关等;然后分别从各自的地位、职能和作用角度进行分析,并注意结合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回答。 【考点定位】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产力、收入分配的公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人大、中国共产党、司法机关 【方法技巧】意义类主观题解法指导: (1)回归教材法。 回归教材法即主要根据课本基础知识(直接的、间接地)来解答题目的设问。课本基础知识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命题者总是想通过这个题目考查学生相应知识和运用能力。因此,回归教材应该是解题的一个重要切入口,意义类高考题也不例外。看到一个意义类题目,学生首先应该思考,教材上关于本题目的内容有哪些?有些意义类题目本身在教材上就能直接找到答案,而有些意义类题目教材上虽然没有具体阐述,但学生也能从教材有关基础知识中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2)材料分析法 材料分析法,也称内容分析法,即根据设问和材料内容反映的方面作出对应分析。意义类高考题一般都是在一定的背景材料下设置问题的,而背景材料呈现的事件、材料中所采取的措施或对策等,往往又蕴含着有关要求学生分析的“意义”的丰富信息。因此,材料分析是解答意义类高考题的一个重要切入口。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有必要对材料高度重视,进行仔细阅读,甚至逐句分析,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充分提取材料中每一个有关“意义”的信息点,加以分析、归纳、提炼,再组织成完整的答案。 (3)角度分析法: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同一个事件、同一种措施或同一套方案,从不同的角度看,往往能发现其独特的意义与特有的影响来。因此,找准角度也就成了解答意义类高考题的一个切入口:从这个角度看,具有哪些意义?从那个角度看,又具有哪些意义?特别是对那些开放性比较大,综合性比较强的意义类题目,更加需要学生能在解答过程中注意找准角度,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意义,角度找得越准、越全面,答题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也就越高。 (4)明确对象法 明确对象法也称客体分析法,即受它“意义”对象,分别所具有的意义。学生在分析意义类高考题时,通常也需要把题目要求我们进行分析的事件、措施或对策等放在与人(或与人有关的事)的关系当中来考察,即考虑对“谁”有意义?这也是解答意义类高考题的一个常用方法。意义类考题中常用对象主要有:对国家的意义、对企业(经营者)的意义,对个人(经济生活中有劳动者、经营者、消费者、农民,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有公民)的意义。有时还可以把对象的范围扩大,如对市场、资源、农业、产业结构、社会等具有的意义。 (5)范围分析法 范围分析法是解答意义类试题的常用方法。意义类试题总是通过背景材料呈现事件、采取的措施或对策等,总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的、具体的,其所起的作用或带来的影响也往往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的具体的。因此,在解答意义类题目时可结合具体的范围来进行分析。在具体答题的过程中,一般可考虑两个范围:一是内容(或知识)范围,把问题分解成“经济”意义有哪些(经济意义的思考:对国家意义如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综合国力,调整经济结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等。对企业生产意义如:正确的经营战略、竞争优势、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扩大内需、加强经济交往、提高经济效益等。对消费者生活的意义如:提高生活水平、增加收入、生活质量、刺激消费、全面小康、权益保护等)、“政治”意义有哪些(政治意义的思考:对国家意义如巩固制度,健全民主法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稳定等。对政党、政府的意义如科学发展观、中共执政地位、党群关系、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等;政府职能、依法行政、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审慎用权、树立权威等)、“社会”意义有哪些(如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社会等)、“文化”意义有哪些(文化意义常用语: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发扬爱国主义、培育民族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子问题来分析;二是区域范围,主要考虑“国内”意义有哪些、“国际”意义(又可分成“地区”意义和“世界”意义)有哪些。当然,有些题目可能只要求我们从某一个范围进行分析就行,而有些题目需要把两种范围结合在一起综合分析。 (6)性质分析法 性质分析法也是解答意义类试题的常用方法。当意义型题给出一定的背景材料,要求学生对材料中所呈现的事件、采取的措施或提出的方案等所具有的影响或产生的作用等作出具体分析时,往往要运用性质分析方法。在具体答题的过程中,其影响可考虑有积极(有利)影响和消极(不利)影响,其作用可考虑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当然有些题目可能只要求我们从某一个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59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隆重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应邀出席观摩活动,俄罗斯军队也派员参加阅兵式。此前的59日,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观礼,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亮相红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中俄两国举行阅兵式并派员参与对方活动

①能够展示国威军力,提振国民士气,坚定维护国家利益

②表明中俄之间结成了军事同盟,维护双方共同的国家利益

③可以警示人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 

④能够对抗美日同盟,使中俄成为国际关系的主导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关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为领导干部干预司法划出“红线”,从而为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提供了制度保障。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是具有自身特殊利益的政党   

②中国共产党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③在我国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统一的     

④中国共产党具有立法权但没有司法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2015年9月1日是我国《法律援助条例》颁布实施12周年。国家实施司法救助制度,就是让那些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但因经济困难无力负担诉讼费的公民打得起官司,让那些确有冤情但正义难以伸张的公民打得赢官司,该政策

A.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能够促进决策机关科学、民主决策

C.有利于实现公民对政府的监督          

D.有利于人民群众监督法律的实施

 

查看答案

吉林省延边州是我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占全州人口的36.4%20157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延边州考察时指出,我们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全面小康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哪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大家都要过上全面小康的生活。习总书记的讲话说明我国

A.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B.坚持民族团结原则

C.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查看答案

2015年9月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召开刑事申诉案件公开审查论证会,就一起故意杀人申诉案公开审查案件事实和证据听取申诉方和受邀人员意见。有利于

保障公民知情权,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建设阳光政府,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坚持政务公开,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保障公民监督权,坚持对人民负责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