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依托科技和教育,随着“互联网十”的深入推进,科技与教...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依托科技和教育,随着“互联网十”的深入推进,科技与教育实现了完美结合,互联网+教育正日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一个教育专用网、一部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人能够创造知识,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也都能够获取和使用知识。在开放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的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优质教育资源正得到极大程度的充实和丰富,这些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使得人们随时、随事、随地都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学习资源。知识获取的效率大幅提高,获取成本大幅降低,这也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红利大餐的同时,我们也要面对“互联网+”的挑战,要坚持

“教育为体、互联网为用”。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我们要始终牢记教育是核心目标,互联网只是用来提升和变革教育的技术手段。因此,我们要从教育的核心需求出发合理使用互联网,而非任由技术胡作非为,让教育自身褪了色。不能过分夸大互联网的变革作用,要积极防止不良信息、网络犯罪、网络沉迷等现象对教育造成负面影响,要及时通过健全法律、加强监管等方式净化互联网环境,让互联网更好地为教育所用。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依托科技和教育,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运用矛盾观点,谈谈你对“互联网+教育”的认识。

3在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的今天,就发展“互联网+教育”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1)①现代的信息技术是大众传媒的依托,二者的结合日益显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有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②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③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④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推动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2)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要全面地看问题。“互联网十教育”既要看到其带来的红利,又要看到其对教育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②矛盾的主要和次要方面要求我们分清主流和支流,“互联网十教育”使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充实和丰富,获取知识的效率大大提高是主流。 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对于“互联网十教育”我们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要坚持“教育为体、互联网为用”的指导原则,努力实现二者的相辅相成,让互联网更好地为教育所用,促进“互联网十教育”的健康发展。 (3)示例:制作优秀教育课件或视频,供网上学习;利用手机微信自媒工具,及时与教育专家直接交流。 【解析】 (1)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分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依托科技和教育的依据,要求学生回答科技和教育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需要考生总结教材中关于科技和教育的相关知识,并且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从教育的方面,考生回答教育的含义和作用以及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关于教育的地位;从科技方面要回答科学技术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大众传媒的作用。 (2)本题知识指向明确,即考查矛盾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谈谈对“互联网+教育”的认识。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首先调动知识,矛盾的知识包括矛盾的内涵、矛盾的特殊性、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知识。其次,从材料中找出关键信息。“我们要从教育的核心需求出发合理使用互联网,而非任由技术胡作非为”体现了互联网+的两面性,所以要回答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全面地看问题;但是“互联网十教育”使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充实和丰富,其积极作用是主流,体现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最后“要积极防止不良信息、网络犯罪、网络沉迷等现象对教育造成负面影响,要及时通过健全法律、加强监管等方式净化互联网环境,让互联网更好地为教育所用”体现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本题要求考生就发展“互联网+教育”提出两条具体建议,为开放型试题,考生重要言之有理即可,但是要注意主题一定是围绕“互联网+教育”,如制作优秀教育课件或视频,供网上学习;利用手机微信自媒工具,及时与教育专家直接交流等等。 考点: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教育的作用和地位、矛盾的内涵、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等 【方法锦囊】 有关“认识类”题目的一般解法 一般来说应从三个方面去回答,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是什么:要注意从现象到本质的揭示,从内容、内涵、目的、特征等角度思考(即题目说(做)的是一件什么事?或题目观点是对还是错?)——“判断表态”; 为什么:包括原因、意义两个部分(即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等。)——“阐述道理”。 怎么做:包括对策、措施、方法、建议等(即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准备怎样做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明确做法”。 需要提醒的是,并非所有的这类题型都要回答这三个方面,应根据具体题目来确定回答三个方面中的哪几个。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国家推进建设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南昌九江一体化带来难得的战略机遇,但也对保护鄱阳湖水环境带来巨大挑战。对此,江西省委省政府严格规定:落实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功能分区的要求,湖体核心保护区强化生态功能,禁止开发建设;滨湖控制开发带构建生态屏障,严格控制开发;高效集约发展区集聚经济人口,高效集约开发。推动昌九两市联合开展鄱阳湖环境综合整治,对重要河湖的源头和周边区域实施严格保护,坚决取缔非法排污口和近岸污染源,在实行零排放的基础上,实施整体生态移民,有效保障水环境安全。所有市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推进南昌“鄱湖明珠·中国水都”建设,支持南昌建设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共青城市建设全省水生态文明试点县,推动昌九地区率先建设水生态文明乡村。

材料二为促进昌九一体化发展,江西省委、省政府着力推进产业、开放、创新和区域发展升级,加快构建“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昌九一体化发展规划2013—2020年》提出,将着力构建“一纵两横”战略格局,培育两个都市区,打造两大战略支点,共建生态“双肺”。

“一纵两横”战略格局,即:沿京九铁路纵向发展轴、沿长江通道横向发展轴和沿沪昆通道横向发展轴,形成“工”字型发展格局。

两个都市区,即:南昌都市区、九江都市区,通过加快建设昌九都市区,带动区域整体竞争力提升。两大战略支点,即:南昌临空经济区和共青先导区,通过打造昌九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支点,促进昌九相向发展;同时,着眼于打造我省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平台,提出在南昌和九江相向融合发展地区,规划研究设立国家级昌九新区。

生态“双肺”,即:依托自然生态优势,在昌九东部建设以鄱阳湖水体及湿地为主的生态“蓝肺”,西部建设以山地森林为主的生态“绿肺”,共同构建昌九生态屏障。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谈谈在推进昌九一体化过程中如何破解资源环境问题?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江西省委省政府对昌九一体化战略部署的理论依据?

 

查看答案

周国平,善以哲学家的洞察力来思考生活、揭示真谛。他常用一句话勉励自己:“把弱点当作根据地。”人皆有弱点,人生皆有缺憾,正是在对弱点的宽容和对缺憾的接受中,人才能幸福地生活。“把弱点当作根据地”蕴含的哲理是  

①承认人生会有坎坷,但对未来生活要充满信心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促进矛盾双方的转变

③不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就不可能解决缺憾问题

④没有渐进的量的积累,任何质变都不可能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为解决许多城市内涝频发的问题,近年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它要求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体现了  

在遵循自然规律基础上调整城市发展规律以利于人类生存

人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自然和城市发展的本质联系

在遵循自然和城市发展规律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决定城市发展收到效果的程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习近平对“去中国化”的批评,其依据在于  

①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发展中华文化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立足传统文化就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钱钟书先生说过:“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但并非所有人都认同钱钟书先生的观点。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①事物的属性会随主体需要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②人们的主观感觉会因为个人阅历而不同

③人们的价值判断是做出合理价值选择的基础  

④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