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央视科教频道陆续播出。这是一档大型文化类演播室益智竞赛节目,旨在弘扬传统文化,让古代经典诗词深印在民众的脑海,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该节目通过演播室比赛的形式,引领观众重温经典诗词。入选节目的所有诗词题目几乎全部出自中小学课本,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咏物、咏怀、咏史等各个类别,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
这一节目还大力创新,以“技术手段+艺术表达”的表现形式,力求做到宏大主题微观表达,抽象主题具体展示。一方面运用舞美、动画、音乐等视听技术手段,对演播室进行360度意境营造,让诗词在演播室中“活”起来;另一方面精心设计嘉宾解读环节,让“冷”知识在“热”背景中复活,既有趣味性,又适当还原诗词的独特意象,引导观众感悟中华诗词的美好精髓。节目全程运用移动端推动节目多屏传播,吸引观众与场上选手通过移动端同步答题,力争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诗词在传播中华文化中所具有的文化力量。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谈谈你对节目表现形式的认识。
(3)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学校应如何重视对汉语言的学习,请你提出具体建议。(不少于80字)
材料一:2015年3月21日,阿里巴巴电商交易额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有望成为全世界最大零售平台。而完成这一壮举只用了13年,用工几千人。这是完全的新技术,完全调动了整个社会的资源,是一种让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富裕的理念。阿里巴巴是平台经济,而平台经济是整个新经济的重要核心。它会带动整个生产者组织方式的不同,社会资源的利用不同,价值创造方式的不同,甚至社会组织方式的不同。作为开放平台,阿里巴巴构建的生态圈,包含广大商户、第三方服务商、物流公司、仓储公司以及其他合作伙伴都依托平台展开业务,拉动大量的就业、创业、创新以及税收。
材料二:在我国政府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改革召唤下,全国创新创业的热情得以极大地促进。到今年三月份为止,我国每天大概有3万个新的企业在诞生,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小微企业,表明我国在创新创业方面已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应具有的创新视野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发展前景。
(2)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指出公民在这一过程中应如何发挥作用。
我国在事隔37年后的又一次城市工作会议上,就能否解决“城市病”、农民工市民化、开放性社区的建设等问题进行探讨和部署。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
①把城市大发展作为价值判断的出发点
②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确立相应的价值观
③把握社会存在与思维认知的一致性
④重视社会物质财富创造的主体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工匠精神”第一次被写入政府报告。从辩证法角度看,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着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抓住主流
②找准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③强调企业创新发展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④应适当放松对量的关注,提高对质的追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每年感染数亿人,并导致几百万人死亡。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世界数亿人因此受益。由此表明
①科学研究在不断解决问题中造福人类
②认识是否正确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③真理和谬误相伴相长于实践的全过程
④认识无限性印证科研成果的相对正确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赏识与惩戒两种教育方式。但实践中往往对前者不断提及运用,而对后者的正面意义却严重低估,给教育发展留下了缺憾。这说明
①对事物的认知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②现实客观环境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③教育观念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④教育实践方向把握不清,认识滞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