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认为“六”是阴数、“九”是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之义。从1988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这表明( )
①透过传统习俗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
②传统美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③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继承传统习俗有利于培育文明风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文物专家用精湛的技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修复文物。工匠精神是我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内在动力,工匠精神:( )
①体现了我们的民族性格
②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物质载体
③能推动中国制造业发展
④可以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中国的围桌而食,追求的是一种家庭气氛,体现的是一种情感关怀;西方分食制、快餐化,显现一种独立性。中国饮食,讲究色香味形注重饮食文化;西方饮食,讲究营养搭配,更注重对人体健康。这表明( )
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C.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
D.社会实践的差异导致文化差异
数字化时代对汉字规范书写造成巨大冲击。央视以“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为主题,推出《汉字听写大会》,虽形式简单,却唤起了国人跟汉字血脉相连的天然情感,广大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汉字文化、领略汉字之美。这说明( )
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②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升华爱汉字、书写和保护汉字的情感
③现代信息技术不利于汉字等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④学习、书写汉字帮助人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西方建筑强调真、善、美与坚固、实用、持久,中国建筑则强调人伦、道德、礼仪与适形。中国建筑艺术强调的不是“美”,而是“巧”,讲究向背关系,讲究整和缺,讲究气势欣赏。建筑的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表明( )
①建筑是展现中外传统文化各自韵味的重要标志
②建筑作为凝固的艺术需要固守民族鲜明的特色
③不同的文化传统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活动
④各具特色的不同民族文化需要在相互借鉴中创新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明代于谦曾写诗《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当今也有人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史。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主要表明( )
①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是书籍具有的特定功能
②读书能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积极参加阅读活动有利于塑造和培养健全人格
④读书能够促进精神力量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