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供给侧改革,必须需求与供给“两条腿走路”。下列经济现象中能与图中(P为价格,Q为数量,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E点为均衡价格)蕴含经济道理相符的是
①三、四线城市控制商品房土地供应,房地产由S向S1位移
②鼓励民间资本深入教育领域,社会办学由E点转向E1点
③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有效需求增加,使房地产S向S2位移
④若E向E2位移,表明某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生产某产品的M企业每月使用的原材料为10吨,现有甲乙两种原材料可以选择。甲原材料每吨价格为1200元,乙原材科价格便宜10%,但需要另外支出8万元加配一台辅助性设备(使用期10年)。在销售价格、劳动力成本等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M企业最终选择了乙原材料,这一选择的理由是
A.甲乙是替代品,乙原材料的消耗量比甲原材料低
B.甲乙是互补品,乙原材料的消耗成本比甲原材料低
C.甲乙是替代品,使用乙原材料会降低生产总成本
D.甲乙是互补品,使用乙原材料会增加产品数量
需求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价格变动会带来该商品需求量的大幅度变动,这就意味着该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大。据此判断,下边图示中正确的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2015年11月30日批准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SDR是IMF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用以弥补成员国官方储备不足),新的货币篮子将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这是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人民币将会成为国际社会一种重要的国际储备。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进能够
①提升中国与其它经济体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②客观反映人民币的供求,稳定人民币币值
③加快人民币自由流通,加速中国对外资本输出
④提高人民币的汇率,吸引中国人出境旅游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它从多个角度体现出前所未有的环境保护、治理力度,法律条款从47条增加到70条,雾霾治理入法、首次设计“按日计罚”制度、明确生态保护红线、扩大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大修后的环保法,直指违法成本低、环保意识弱等环境治理顽疾。环境保护法已成为社会利益冲突的重要触发点,中国需要在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居民就业与环境质量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更好地落实政府和排污单位的责任。每个公民都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既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也是制造者。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也需要每个公民心中树立绿色出行、节能节水等理念,珍惜环境资源,规范自身行为。保护环境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1)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把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
(2)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就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办好大学最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无形资产。”某大学建校90年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收获真知,推动校园文化发展。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文化节”、“青春微电影”等活动积极秉承以“博学、至学、勤学”为主要内涵的“五四”精神,逐渐形成了“尚诚朴、勤学问、重团结、养正气”的优良学风。学校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学生积极申报参与创新性项目,科技创新成绩斐然,创新文化蔚然成风。多年来,志愿者帮扶活动常态化、多样化,学生深入农村开展义务家教、义诊、科普宣传等活动,极大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和学校声誉,促进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大学生深入农村开展义务家教、科普宣传活动,促进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有人据此认为“大学生是价值的创造者,帮扶对象是价值的享受者。”你是如何评价这一观点的?运用“人的价值”的知识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