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的建设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是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
材料一:当前,受经济利益、多元思想、多元文化的影响,社会出现了一些道德危机和道德焦虑。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战略不仅事关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关系到民族精神、道德品质的重大提升。但是,社会道德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轨迹,文化强国、文化发展的举措应顺应、遵循其自然过程,不可操之过急。
材料二:随着改革开放全面小康实践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在长期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些理论创新已经并将继续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运用唯物论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应该如何推进文化强国战略?
(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传统观念认为,勤洗手、减少与细菌接触,就能减少疾病。近期,中美科学家合作研究发现,被大多数除菌产品列为首个需要杀灭的细菌——葡萄球菌,不仅能起到消炎的作用,还能保护人体免受大范围炎症的困扰,它是人体皮肤的忠实“卫士”。这说明( )
①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③真理和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古往今来,人类一直希望掌握一种可以预知疾病的方法,在疾病发生之前就进行防范。我国现存最早医书《黄帝内经》曾指出:“上医治未病”。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基因检测技术的完善,通过基因检测预测自己的健康走向,使个性化预防未病之病已经成为可能,这表明( )
①对疾病的认识随疾病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②人类认识受社会实践水平和历史条件制约
③正确认识事物本质能提高做事的预见性
④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14年8月20日,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时强调,事实是真理的依据,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事实是真理的依据”说明( )
①真理具有客观性和条件性
②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③真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④真理与谬误之间存在不可混淆的界限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4年《“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以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介绍了“一国两制”政策在香港取得的实践成就,说明“一国两制”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这表明( )
①“一国两制”实践的目的在于获得真理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真理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真理性认识能够精准应验发展的事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积累。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天下妙士,必有妙眼,如见妙景,便会妙手写出来……无他,只因妙手所写纯是妙眼所见,若眼未有见,他决不肯放手便写,此良工之所永异于俗工也。”这句话表明( )
A.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认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和反映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艺术创作要通过偶然把握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