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如果问十八大报告中哪一个新词汇最能激起社会各界的共鸣、最受普通群众欢迎,“美丽中...

如果问十八大报告中哪一个新词汇最能激起社会各界的共鸣、最受普通群众欢迎,“美丽中国”无疑会首当其冲。

材料一:“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二: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改革发展让我们摆脱贫困,我们不要山清水秀却贫穷落后,但是强大富裕环境质量很差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脚踏实地、不懈努力,我们一定能实现“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景。

(1)结合材料一,分析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唯物论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哲学依据。

 

(1)①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党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尊重世界的物质性,尊重自然的体现。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决定。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必须首先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④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以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是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从“人定胜天”到“美丽中国”,旨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在实践中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面对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从“人定胜天”到“生态文明理念”,再到 “美丽中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理念的提出,说明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前进。 【解析】 试题分析: (1)审设问可知,“唯物论”依据涉及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自然界的物质性)、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以及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等原理,本题题型为“依据类”试题,着重阐述世界观原理部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我们应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把这些原理阐述到位,然后每一点均需结合材料分析。 (2)本题应建构“求索真理的历程”这个版块的知识体系,根据知识体系组织答案,本题题型为“依据类”试题,重在阐述世界观部分。求索真理的历程包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以及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等原理,以此为线索组织答案,把每一个原理阐述到位,并结合材料分析。 考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过程、真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县政府针对农村精神文化匮乏、干群关系紧张、社会成员管理困难等问题,创造性开展“舞动乡村”文化活动。组织省、市、县级文明单位与行政村结对,提供服务、投入资金,推进示范点建设;组织村民现场“讲、评、议”好人好事,发动基层文化志愿者开展“我为老歌填新词”舞动乡村舞曲及主题曲征集活动,将思想道德、尊老敬亲、热爱家乡等内容作为新词,老歌新唱,歌颂生活;跳舞现场每周召开村情通报会,每月召开村民议事会,选派机关干部走进活动现场,讨论村务、评议工作、研究事项、调解矛盾。

结合材料,运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知识说明如何看待“舞动乡村”文化活动。

 

查看答案

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中国元素在全球商业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好莱坞大片《功夫熊猫2》在中国取得不菲的票房收入。其中,皮影剪纸灯笼花轿,亭台楼阁宝塔城堡,小桥流水小巷古道,国粹凤凰国宝熊猫……“中国元素”元所不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推广时,也开始加入中国文化的元素:吉利汽车在法兰克福车展上用原汁原味的京剧脸谱做表演,吸引了大量的参观者驻足;王老吉在自由女神像之下,用中国式的“红”,邀请世界人民光临北京奥运会,吸引了诸多美国人的关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元素在全球商业领域备受重视的原因。

 

查看答案

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讲,就是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某地在实践中对这“两座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认识过程   

①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          

②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③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④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形成灰霾的主要原因。目前人们还找不到一种能够实时准确测量PM2.5质量浓度的技术方法和仪器设备,而无法得到准确并且被广泛认可的观测数据。这也是人们对部分城市观测数据差异产生质疑的原因所在。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受到实践水平的限制   

②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往往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因立场不同会有差异     

④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木以作屋,采草以和药,此知草木所能用也。”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不懂得实践是(  

A.认识的来源                              B.认识的目的   

C.认识发展的动力                          D.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