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强调,要通过建立和增强各族人民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来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根基。实现“四个认同”,要求我国各族人民在文化上应该( )
①既要保持各自文化的民族性,又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②在相互包容的前提下实现各族的文化统一
③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维护本民族文化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④互相借鉴和吸收,共同实现中华文化繁荣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在天安门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纪念抗战胜利为主题组织的阅兵盛典。举行这一阅兵盛典的意义在于( )
①缅怀先烈,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②铭记历史,激发民族历史仇恨
③正视过去,警示人民勿忘国耻
④面向未来,引领文化发展方向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毛丰美,辽宁丹东凤城市大梨树村村主任,是当之无愧的“农民代言人”。在他执着为“三农”提建议的背后,是对“三农”执着坚守、不离不弃的爱。他忠诚履职,为推动农村法治进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人大代表的榜样;他开拓进取、敢于担当,将一个穷山村发展成富裕文明的新农村,是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典范。
大梨树人的精神就是一个字——“干”!鸡叫天亮干,披星戴月干,头顶烈日干,大梨树人用汗水和智慧干出一片新天地。大梨树人的干字精神内涵:苦干,弯大腰、流大汗;实干,重规律、求实效;巧干,讲科学、闯市场。干字文化广场记录了大梨树人艰苦创业、矢志不悔的开拓精神,也展示了大梨树村30年脱贫致富的风雨历程。干字精神将随着大梨树的振兴和发展而世世代代传承光大!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传承大梨树“干”字精神的意义。
《中小学生守则》自2004年发布以来,对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等都起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小学生成长环境的变化,及其身心发展呈现新的特点,关乎人才培养的中小学生行为守则也应及时修订,以更好适应现代教育规律。
2012年,教育部启动了修订《中小学生守则》的程序,历经基层调研、国际比较、多方参与、反复论证、集思广益的过程,形成最大公约数、凝聚了广泛共识,于2015年8月27日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守则》共9条,282字,涵盖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保留了2004年守则中仍具时代价值、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应长期坚持的内容,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等;补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内容,如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等;增加了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如养成阅读习惯、低碳环保生活等。新版《中小学生守则》既 “高大上”,又“接地气”,新增内容与时俱进,时代特色鲜明。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新版守则既“高大上”,又“接地气”的意义。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记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生命、敬畏自然的.....
《记住乡愁的》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副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吸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
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总和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目前为1.5~1.6,人口总量虽然保持持续增长,但惯性趋弱;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本世纪30年代中期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 7提高到1/4;独生子女家庭1.5亿多户,独居老人的比例提高,家庭的传统功能有所弱化;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少生优生、优育优教的生育观念正在形成。这些因素都从客观上推动了我国计划生育的调整。
2015年10月29日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确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