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古代《三字经》里的许多做人道理对我们现代人仍然适用。但“君则敬,臣则忠,当顺叙,勿违背”则与现代民主思想相背离。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需要
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④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近几来,微信朋友圈文化改变着人们的社交方式,改变着人们与世界的连接状态。但是,随着微信用户数蒸蒸日上,根据可疑的养生秘籍、五花八门的商业广告充斥其间,让人不堪其扰。从文化的角度看,材料说明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政府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
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④科技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明代于谦曾写诗《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当今也有人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史。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主要表明
①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是书籍具有的特定功能
②读书能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积极参加阅读活动有利于塑造和培养健全人格
④读书能够促进精神力量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一些地方让孩子们诵读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编的传统家训家规,在这个过程中,文明的种子潜入了孩子们的骨髓,融人了孩子们的血液。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一定的文化活动
②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近年来,某县政府倡导全民阅读,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向群众推荐优秀图书,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推动了书香社会建设。这佐证了
①文化进步取决于传媒的现代化
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阅读能力是文化素养的标志与核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为“中国于韩国而言,是新的危机还是机遇”这一问题寻求答案,2015年1月15日至24日,韩国KBS电视台推出7集新年特别企划纪录片——11《超级中国》,引起了极大轰动。纪录片介绍了中国发展现状,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观察中国为世界带来的变化,以让韩国更加了解中国。
《超级中国》的成功首先在于它做到了“实”和“新”。要拍摄一部以中国为主题的纪录片,应该说是有很多现成的素材可以调用,但《超级中国》没有像一些中国导演那样“用历史镜头说话”,这部片子绝大多数镜头是专门拍摄的,为了让内容更翔实,制作团队走访了世界五大洲的20多个国家,并采访了超过200名研究中国的专家学者,还大量使用了航拍手段以及各种街头采访、专业数据等。同样值得借鉴的,还有《超级中国》“讲故事”的技巧。比如第一集《13亿的力量》,就是从一个阿根廷牧场关闭说起,并循序渐进地过渡到了中国餐桌的回锅肉,巧妙地展现中国崛起对世界的影响。
结合材料,从“探究世界的本质”与“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两个角度,分析《超级中国》的拍摄如何做到了“实”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