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做好中国文化的对外宣传,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文化部推出新版官方英文网站——中国文化网。该网站在设计上融合了中国文化特色和国际流行元素,突出网站的实用性、时尚性和交互性,注重与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互联互通。该网站
①融入传统元素,彰显中华文化的兼收并蓄
②利用网络平台传播中华文化,促进文化理解
③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促进中外文化融合同一
④融入时代元素,增强了中国形象的现代感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下图为2014年12月5日第二十九个国际志愿者日时中国发布的志愿服务标识——“爱心放飞梦想”。标识以汉字“志”为基本原型,鸽子和彩带图案诠释了友爱互助的民族传统;标识有“中国志愿服务”的中英文字样,多处巧妙地以英文字母“V”构图。标识主要传达的文化信息是
①文化创新也是不同文化交流借鉴融合的过程
②汉字在传承中华文明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志愿服务的不竭物质力量之源
④中国传统思想对志愿服务具有深刻的影响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一把剪刀描绘生活,剪纸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艺术。广东、福建的风格纤细秀丽、玲珑剔透;江苏、浙江的风格疏密流畅、精巧明快;陕西、山东的风格豪放粗犷、浑厚纯朴。这些千姿百态的剪纸造型,洋溢着浓郁醇厚的乡土气息。这主要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
A.独特性 B.民族性 C.区域性 D.源远流长
2015年7月,电影《捉妖记》成为中国史上票房最高的影片。根据中国神话故事改编,构建了一个人与妖共存的奇幻世界,将水墨山水中国风元素和妖的形象创新结合。结合最新的国际特效技术,给观众带来了一道文化大餐。《捉妖记》获得高票房的原因在于
①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②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③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积极创新
④科学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同舟共济”语出《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2014年11月10日,以“上善若水、同舟共济”为主题的APEC文艺演出在北京水立方上演,展现了中国的传统智慧,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热情和中国力量。这说明我国传统文化
①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展现出广泛包容性
②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其具体内容能因时而变
③需依据时代需要重新解读,从而推动时代发展
④其合理内核具有普遍意义,富于极强的生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经过千年传承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传统习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③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传承和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
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