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2014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
材料二:新常态面临着新挑战,暴露出国民经济长期被掩蔽的深层次矛盾。以中部Q市为例:“GDP膜拜”旧思想挥之不去,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资,陷入“投资-增长-过剩”悖论,过度投资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过大,实体经济技术革新进展缓慢;教育投入不足,劳动者素质不高;城镇化缺乏产业支撑,部分进程农民收入不增反降;用环境换发展,“竭泽而渔”求增长的心态依然存在;等等。
(1)叙述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Q市应如何化解本地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材料一:国民经济问题可以简单理解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以往靠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拉动需求带动经济发展的方式 侧管理。目前,中国的供给体系无法更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如:中国生产的电饭煲、马桶盖等相关产品产量较大,但中国人却不吝啬重金到海外购买日本品牌。在需求倒逼的压力下,“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材料二: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中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供给侧改革,将有利于增强劳动力素质和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改善供给结构。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生产、劳动与经营的知识说明供给侧改革的依据。
材料一:库兹涅茨曲线揭示了人均收入水平与分配公平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收入不平等现象更严重,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收入不公平现象会有所好转。
材料二:2014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7.4%,比去年同期有所回落;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去年同期,达到8.2%,比GDP增速高0.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经济分配中占的比重有所提高.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居民收入不断增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提供信息,请在图中G点后画出这一变化趋势曲线。
(2)运用“收入与分配”知识谈谈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原因。
2014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96亿美元,居世界首位。对外直接投资1029亿美元,与利用外资并驾齐驱。这表明我国
①保持了进出口贸易平衡,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②可以主导国际金融市场,充分发挥经济的比较优势
③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取得了重大成就
④在经济发展中能够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新型城镇化应坚持优化布局、集约高效、生态文明、绿色低碳,努力实现城镇化与环保双赢。让长期超负荷的城镇内河水体、大气环境得到休养生息,提高城镇生态产品、环境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从一家企业来看,有利于促进生态和谐的举措有
①制定并执行“三废”奉行行业规范
②加快技术创新,减少能源消耗
③实施绿色消费,在生活中减少污染排放
④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下列属于政府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是
A.各级政府贯彻执行《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
B.2014年10月31日,国家工商总局召集10家电商企业进行约谈
C.2015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
D.2015年2月10日,国家发改委依法对高通公司处以人民币60.88亿元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