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借鉴而形成的文明...

材料一: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借鉴而形成的文明。唐代中国通使交好的国家多达70多个,促进了中华文化远播世界,也促进了各国文化和物产传入中国。明代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之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的是学习、消化、融合、创新。

材料二:2015年在中国举办“印度旅游年”,2016年在印度举办“中国旅游年”。此外,中韩将2015年和2016年分别确定为“中国旅游年”和“韩国旅游年”……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知识,谈谈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

2)结合材料二,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中韩两国进一步扩大人文交流、互办旅游年的重要意义。

 

(1)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②我们应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③我们应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2)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政治也可)中韩两国进一步扩大人文交流、互办旅游年,有利于促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和悠久的人文交往,促进中韩经济、政治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②中韩两国进一步扩大人文交流、互办旅游年,有利于促进两国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韩两国进一步扩大人文交流、互办旅游年,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有利于吸收借鉴韩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中韩两国进一步扩大人文交流、互办旅游年,有利于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加强两国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推动两国的文化创新。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的知识,谈谈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本题限定的答题知识范围是文化的包容性。首先需要考生回答出包容性的含义。其次,根据材料的阐述中华文化是如何作答求同存异与兼收并蓄的即可。材料中,求同存异即是指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兼收并蓄是指我们应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中韩两国进一步扩大人文交流、互办旅游年的重要意义。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解析题目。本题考生可以从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角度、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以及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角度进行作答。作答时务必要求考生紧扣材料进行大案要点的梳理。 考点:文化自信、文化的包容性、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角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锦历史悠久,有中国“锦绣之冠”之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APEC领导人把宋锦这一“非物质遗产”穿在身上,是宋锦历史的第一次。由此引发苏州“宋锦热”,订单纷至沓来。这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

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

在杭州“丝绸路·中国梦·2013中华丝绸文化论坛”上,著名绸企万事利集团将其利用无涂层微喷技术成功复制、还原流失在海外的12幅敦煌丝绢古画赠送给了敦煌博物院,轰动了海内外。“无涂层微喷”是万事利的专利技术,这种现代化的生产工艺,采用不带任何化学品的原料,还原的古画精度甚至超过了原画。这表明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决定文化发展的方向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作用日渐突出

④科学技术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引用这句名言,强调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经验教训。下列与这句名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一致的是:

①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③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④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难以想象的风险和考验,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同中华民族有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是密不可分的。可见,爱国主义是:

①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中华民族精神的物质基础    ④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水环境承载能力差。对此我国“十三五规划”强调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下列对“以水定产、以水定城”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发挥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是改造世界的前提

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需要加以利用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④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