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被称为人际关系的“黄金定律”,镌刻在联合国总部的大厅上。这说明
A.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C.传统习俗对人们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
D.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015年度出现的“获得感”、“颜值”、“主要看气质”等新词,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这表明
A.传统文化被注入了时代精神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D.文化创新来源于网络灵感
在中国古代逢有重大政治和社会事件,有勒石刻碑、铸鼎纪事的历史传统。下图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详细记载了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及痛悼。这体现了
A.民族精神转化为物质力量
B.人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
C.文化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D.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巨大挑战,新的退休年龄政策相应出台。原有退休年龄标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寿命较短的国情下制定的,延长退休年龄必将对相关利益主体产生不同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在劳动者内部,支持与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的争论非常激烈。有关专家建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行业岗位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推行渐进式延迟退休。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有关知识,简要评析我国新的退休年龄政策出台引发的争论。
“新常态”已成为中国最新、最高频的“热词”。以前不符合经济规律的超高速增长是非常态的,带来了诸多弊病,包括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破坏、产能过剩、低效率,以及导致发展错过了最佳的结构调整时期和技术创新时期。总的看,新常态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但也存在一些小问题。面对新常态,关键在于从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清除制约新型城镇化、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等的体制机制“藩篱”,调整好结构,发展好高新技术和培育好人才,保持一个常态的经济增长。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角度说明应如何认识并适应新常态?
创业创新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在经济新常态下,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
材料二:李克强总理强调,改革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动力。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桎梏,让各类主体的创造潜能充分激发、释放出来。要加快完善激励和保护创新的制度体系,严格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用法治保障创新的权益。要完善引导企业创新的市场体系,构建企业主导的协同创新机制。要更加注重原始创新能力,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原始创新与再创新、集成创新融合迸发。
(1)结合材料一,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我国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核心的理论依据。
(2)请从社会发展的规律角度,说明“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桎梏,让各类主体的创造潜能充分激发、释放出来。”体现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