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经济进入新常态,是30多年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客观经济规律作用的体现。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下降,制约着速度高不上去了。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按这个目标算每年7.5%左右的速度就够了。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也难以承受过高的速度。随着人口结构、分布变化、要素成本上升,会倒逼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转向创新驱动。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协同推进,中国经济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保持较长时期的中高速增长。“不要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并不是说不重视经济增长了,而是要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1)结合材料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推动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材料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是对我国迈向更高级发展阶段的明确宣示。新常态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要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新常态是新的探索,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要为创新拓宽道路;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法监督市场和国家机关的行为。
(2)根据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应该如何应对经济新常态。
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完善了环保制度,使整个社会对于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识和关注达到了可谓前所未有的程度;还进一步优化了环保“约谈制度”,由“约谈企业”改为“约谈政府”,采取诸多措施助推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这说明
①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保护环境的前提和依据
③要注重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④搞好局部就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世界无车日”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转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时,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A.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B.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C.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D.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智慧城市是在数字城市的基础上,结合物联网传感技术 ,将原有数字信息集中化、智能化,实现感、传、知、用功能,达到整个城市的智能化,增强城市内生发展的动力。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与物联网、云计算相结合的产物,智慧城市是相对于数字城市的飞跃。再次飞跃,这种飞跃
①以吸收和保留旧事物中的各种因素为基础
②是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
③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因而就能实现质的飞跃
④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最近,BBC的纪录片《中式学校》在网上热播,一共三集的记录片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热议,围绕哪种教育更好更有效,争议不断。从BBC的片名“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就可以看出其实英国人正在反思基础教育。而我国呢?最终中式学校的学业成绩完胜,网上一片哗然,有拍手庆祝,也有审视反思。但理性分析,无论中式教育或英式教育,都有其优缺点,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才能彼此推进基础教育的发展。这告诉我们
①看问题要全面,一分为二
②坚持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④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盘龙藻井变身雨伞,飞檐角上的瑞兽蹲踞在铅笔上,朝珠成了时尚耳机……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正襟危坐”,以管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这说明
A.文化继承的核心是发掘其经济价值
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
C.应当通过市场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D.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