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制造业升级将成为全国人大批准通过的“十三五”规划中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议题。据中国政府网消息,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中国制造2025》开篇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的指导思想。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健全组织实施机制等8个方面的战略支撑和保障。《中国制造2025》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意义,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l)结合材料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国家在制定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说明国务院颁布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所能带来的经济影响。
95年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这个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些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体现了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②改造客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主观世界
③远大理想对中国人民的探索实践起决定作用
④共产主义理想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是我们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我们的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辩证唯物主义看,是因为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②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着重抓住主流
④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要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可借鉴的方法论有
①共性与个性是辩证统一的
②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
④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6年3月“两会”期间,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河北代表团全团会议上表示,明年将取消现有高考中四分之三左右的加分政策,只保留少数民族、烈士子女等少量加分政策,以此推动教育机会的更加公平。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材料体现了( )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体历史的统一
②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正确指导作用
③政策的制定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
④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6年4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严复故居并赞誉严复:以一颗“中国心”“放眼看世界”,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老子天下、自以为是,汲取人类一切精神养料,吸纳世界所有文明成果。严复曾引赫胥黎所言:“读书得智,是第二手事。唯能以宇宙为我简编,各物为我文字者,斯真学耳”。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博采众长
③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可靠
④要重视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归纳整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6年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围绕党的历史和未来发表了重要讲话,“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此次讲话的主题。这体现中国共产党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地位
②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职能
③履行组织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职能
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