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报告强调:“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明我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认识到实践达到了新境界。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永无止境,只有把中央精神真正落实为具体行动,才能切实推进文明国家建设进程。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直接的实践基础,人民群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必须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引导人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表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2016年6月21日昆明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昆明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中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每年推进200个美丽宜居乡村建设。A村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积极开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系列活动:通过播放红色经典电影,弘扬精忠报国、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开展传承诚信为本活动,建设诚实待人村风;宣传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建设和谐乡村。A村重视乡村文明文化建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了乡村文化发展,大大提升了村民文明素养,同时促进了本村改革和农业生产,促进新农村建设,该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

(l)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谈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A村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意义及其依据。

(3)某校高三(l)班开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主题班会。请为如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两条建议。

 

(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来源于改革开放实践。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永无止境。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必须把中央精神真正落实为具体行动,切实推进我国的文明建设。 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2)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有利于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促进村民全面发展,因为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②有利于促进农村改革和农业生产,因为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对一定的经济、政治产生反作用; ③有利于促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和促进新农村建设,因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④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⑤有利于增强村民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精神文明建设范畴。 (3)①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②必须在继承中发展中华优秀文化; ③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国外文化建设好的做法; ④必须坚定中华文化自觉和中华文化自信。 【解析】 (l)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谈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由,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解答分析说明时,要注意的是要从第一、二段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实践活动主体等知识回答问题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A村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意义及其依据,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可以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农村的意义;其次可以从文化塑造人生的角度分析说明对农民的影响;再次可以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角度分析说明;最后可以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角度分析说明即可。 (3)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知识,为如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两条建议,只需要求学生回答两条建议,只要建议合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考点定位】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塑造人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知识拓展】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简介: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形成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制造业升级将成为全国人大批准通过的“十三五”规划中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议题。据中国政府网消息,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中国制造2025》开篇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的指导思想。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为确保完成目标任务,《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健全组织实施机制等8个方面的战略支撑和保障。《中国制造2025》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意义,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l)结合材料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国家在制定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说明国务院颁布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所能带来的经济影响。

 

查看答案

95年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成千上万的烈士为了这个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些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誓言生动表达了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的坚贞,体现了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②改造客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主观世界

③远大理想对中国人民的探索实践起决定作用

④共产主义理想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是我们谋划发展的基本依据。我们的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忍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辩证唯物主义看,是因为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②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着重抓住主流

④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要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可借鉴的方法论有

①共性与个性是辩证统一的

②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

④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6年3月“两会”期间,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河北代表团全团会议上表示,明年将取消现有高考中四分之三左右的加分政策,只保留少数民族、烈士子女等少量加分政策,以此推动教育机会的更加公平。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材料体现了(  )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体历史的统一 

②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正确指导作用 

③政策的制定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 

④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6年4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严复故居并赞誉严复:以一颗“中国心”“放眼看世界”,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不老子天下、自以为是,汲取人类一切精神养料,吸纳世界所有文明成果。严复曾引赫胥黎所言:“读书得智,是第二手事。唯能以宇宙为我简编,各物为我文字者,斯真学耳”。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启示我们

①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博采众长

③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可靠

④要重视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归纳整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