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的是
A.文字 B.史书典籍 C.音乐 D.绘画
在5.12四川大地震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一致,战胜困难。民族精神力量突显出来,之所以要弘扬民族精神,是因为
A.民族精神是我国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B.民族精神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C.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D.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2008年9月是教育部与中宣部确定的全国第五个中小学“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月”,把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任务来抓。国家对中小学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A.是为了抵制文化发展中的“全盘西化”倾向
B.就是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C.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D.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即思想道德建设
2007年8月31日,由深圳卫视、少林文化和香港TVB联合打造的“2007功夫之星全球电视大赛”国内首场晋级赛,在“秀甲天下”的峨眉山响亮开场。该项活动的宗旨是:既要展示中国功夫,又要弘扬民族精神。之所以要弘扬民族精神,是因为
A.民族精神是我国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B.民族精神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C.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D.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学习和弘扬青藏铁路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而团结奋斗。之所以要学习和弘扬青藏铁路精神,是因为( )
A.民族精神是我国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决定因素
B.民族精神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C.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D.民族精神是推动民族走向强大的精神动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67年,在“523办公室”领导下,中国启动了抗疟项目。屠呦呦担任疟痍研究小组组长。她带领团队研究了超过21000种的中药,发现了其中的640种可能有抗疟效果,又用小鼠模型评估了从大约200种中药里获得的380种提取物,最后将研究重点集中于中药青蒿素。然而,过程并没有那么顺利,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在1971年10月,他们获得了中性无毒的提取物,这个结果标志着青蒿素发现上的突破。之后,屠呦呦和同事们勇敢地承担了青蒿素的第一批志愿受试者,确认了青蒿素提取物对人体是安全的。为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特效药物,屠呦呦还率队历时六年,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抗疟疗效比青篙素高十倍,但复发率极低、用药剂量更小、使用起来更方便的抗疟新药物,即双氲青蒿素。这一成果,成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获奖之后,屠呦呦表示,青篙素一旦产生耐药性,就需要再花十年时间研究新药。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分析青蒿素研发过程体现的哲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