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2015年11月3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

材料一:2015年11月3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 《携手构建合作共、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讲话指出,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的目标虽然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实现我们的承诺: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多一点共享、多一点担当,实现互惠共允许各国寻找最适合本国国情的应对之策。

材料二:入冬以来,我国东北大部分地区陆续出现重度污染天气,多地发出雾霾橙色预警, 再度开启“雾霾模式”,而随后的寒冬数月,人们还将面临燃煤采暖、春节爆竹等考验,有人感叹“无处可逃,听天由命”,也有人认为“人定胜天”。

(1)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讲话给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 启示。

(2)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人们如何应对雾霾。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中国有信心和决心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的目标。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为实现气治理,各个国家应根据本国国情承担有区别的责任,制定符合本国国性的应对政策。 (2)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移,我们的生产生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做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②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研究雾霾的成因,探索治理雾霾的有效方法。 ③我们需要把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精神与治理雾霾天气的决心结合起来,既要反对面对雾霾无所作为的行为,也反对片面夸大人的能动作用。 【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讲话给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启示,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属于启示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中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讲话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角度来分析说明。 (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人们如何应对雾霾,本题考查规律的相关知识,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二从规律的客观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等方面来组织答案。 【考点定位】规律的客观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名师点睛】“规律”的知识: 规律的含义、规律的普遍性、规律的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脱贫工作思路及其具体做法的变化历程如下:

时段

工作思路

具体做法

1978-1985年

农村体制改革和小规模区域扶贫

以工代赈;加快“三西”地区)(甘肃的河西,定西,宁夏西海围)建设; 力去边活动等

1986-1993年

大规模有针对性的开发式扶贫

注重与经济增长、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相结合;对重点区域给予一定的发展项目等

1994-2000年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重新确定国家级扶贫县;强化扶贫资金、项目进村入户;落实扶贫目标责任制

2001-2010年

新世纪扶贫计划

重新调整扶贫工作重点县;将扶贫重点放在西部集中连片地区等

2011-2015年

扶贫开岌整村推进“十五五”规划

易地扶贫搬迁;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就业促进;革命老区建设;扶贫试点等

2016-2020年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做到精准扶贫

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等

材料二:西部某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文化底蕴丰厚,资源丰富,但由于基础产业薄弱,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面对这种状况,该地区积极探索发展战略,通过共融共建等方式,主动走出去邀请发达城市来帮扶,实话产业承接,促进城市之间的相互融通,先后建立了绿色经济产业带,民族文化特色区等,实践证明,这一战略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1)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扶贫脱贫工作思路的变化。

(2)结合材料二,从联系的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该地区脱贫致富的成功经验。

 

查看答案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①近水知鱼性             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④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人口极速膨胀,国家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时隔30年,人口老龄化态势十分严峻,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此政策调整的认识论依据是

A.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B. 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C. 人的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D. 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查看答案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文学中,这种以物拟人写法反映的哲理是

A.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B.意识是物质的正确反映

C.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D.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查看答案

下表反映的是建国后,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过程。这一变化过程说明

历史时期

具体条件

对生态保护的认识

新中国成立初

物质极度匮乏

强调征服自然

改革开放初期

经济与生态的矛盾并不突出

开始注意保护环境

近十多年来

经济快速发展,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①真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②认识的正确与否决定着实践的成败

③人的认识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