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产业发展的紧迫形势说明粮食生产的供给侧改革已迫在眉睫。粮食多了。近年来我国实现了粮食产量、库存和进口“三量齐增”。尽管粮食连年丰收,但由于分散化、粗放式的生产等原因,使国内粮食产品缺乏价格竞争力,导致国内粮食进仓库、进口粮食进市场。为避免谷贱伤农、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而建立起的国家粮食收储政策,因粮食供给总量的不断攀升而压力加大,使政府财政负担加重。粮食缺了。一方面,国内中低端粮食产品相对过剩、同质化恶性竞争不断加剧,而深加工、高品质、安全的农产品供给却显不足;另一方面,粮食品种的供需矛盾也比较突出,小麦已4年产不足需、大豆对外依存度则高达80%。未来,随着人口增加和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粮食消费需求将保持刚性增长,而我国资源环境的“硬约束”将使粮食生产继续维持稳定增长的难度加大。
针对材料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粮食供给侧改革应采取的措施。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有所养”正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问题。
表1: 2000-2050年中国人口及老龄化人口比重预测
注:①当某一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时,进入老龄化社会。②2008-2012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比例已超过12%。
表2: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年份 | 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GDP比重(%) | 需要长期照料服务的老年人口数量(万) |
2008年 | 0.76 | 1370 |
2010年 | 1.11 | 1530 |
2020年 | 7.0 | 2100 |
(1)概括表1、表2的信息
(2)运用“劳动与就业”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考在不断改革,从“3+2”模式,到“3+综合”模式到不分文理的“3+3”模式。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这体现了( )
①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认识具有循环反复性和无限上升性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事物的量变必然能够引起质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老龄化、独一代、流动时代、“指尖”社会……当这些元素叠加,我们看到的不仅有“空巢老人”“异地养老”的心酸与烦恼,还有现代节奏下两代人相处模式的变化与挑战。或许我们无力改变“分离两地”的状态,也无必要重拾“几代同堂”的方式,但我们可以经常与父母联系,让父母感受子女的存在,获得精神上的慰藉。这告诉我们
①任何社会意识的产生都有其物质原因
②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③社会意识应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家里的电路断了,不用找电工,只需要笔画一下,就完成接驳。《哈利波特》里的梦幻在中关村的研究团队里变成了现实。他们所研发的液态金属可以是像水一样的流体,也可以是固体既是导体,也可以转化为其他材质材料,甚至可以将其注入人身体固化为骨骼。该团队的重要贡献在于将室温下可以流动的电子引入了印刷电子。这表明
①正确的社会意识能够使梦幻变为现实
②创新更新工具,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③科技进步绘制远景,事物属性日新月异
④人类把握事物本质创造新的物质形态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6月23日,2016(第十五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一般来说,互联网对社会发展利大于弊,其积极作用是主流,而对于痴迷网络的少数青少年来说,则弊大于利。这表明: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可以相互转化
②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具体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④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