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5年6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

20156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草案。草案规定,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一府两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同时,提出所有宣誓人员适用统一的65字誓词。国家公职人员在任职时向宪法宣誓,是世界上多数国家普遍采取的一种制度。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必要性。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实行宪法宣誓制度能够让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宪法所侣导的精神和理念③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实行宪法宣誓制度能够培养人们的法制意识法治观念,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④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实行宪法宣誓制度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此题设问范围明确,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设问指向具体,说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必要性。解答时,首先获取、解读和提炼材料有效信息;然后依据信息回扣教材知识,可从: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文化塑造人生等方面展开,精心组织答案,规范答题。 【考点定位】文化对人的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知识范围明确界定,考查学生准确再现课本基础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此题解答的关键首先是审题,根据设问确定的知识限定范围“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分析”,寻找角度,回归教材,准确回答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特点、优秀文化塑造人生;然后充分提取材料中的每一个信息点,加强分析、归纳和提炼,组织成完整的答案。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 互联网经济是基于互联网所产生的积极活动的总和,在当今发展阶段主要包括电子商务、即时通讯、搜索引擎和网络游戏四人类型。目前,拥有872亿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火的电子零售市场,2014年公布的销售额达到4262.6亿美元。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最新研究预言,2025年,互联网经济将在中国的CDP总体增长中占据22%的份额。

材料二 有人说,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思想,体现着平等、开发、共享的特征。它表现为24小时在线、360度联系、海量数据取胜、专注到极致、注重口碑。可能你做到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都要用互联网思维去想问题。

(l)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互联网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阐述互联网思维对提升我国文化实力和竞争力的意义

 

查看答案

“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能识文断字则是前者的表现。就年轻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提笔忘字、书写困难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没有根基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屠呦呦:“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滞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度过一劫。”这主要说明

①传统文化可以在现实中实现创造性转化

②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要积极开发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查看答案

“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去中国化”的批评,其依据在于

①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发展中华文化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立足传统文化就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中国作家曹文轩获得2016年度国际安徒生奖。在获奖后,曹文轩说,中国经历了那么多苦难和灾难,乡土与生活为中国作家提供了无比丰富的资源。这表明文化创新要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要摒弃传统,发展创新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植跟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