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面向海洋,中国人意气风发;拥抱海洋,中国人昂首阔步;捍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面向海洋,中国人意气风发;拥抱海洋,中国人昂首阔步;捍卫海洋,中国人坚如磐石。

材料一 中国是海洋大国,海洋工程装备、海水利用、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中国是航运大国,水路货物运输量和港口吞吐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海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和平台;中国是造船大国,造船工业综合实力保持世界领先,为提高我国综合工业水平和海上运输、海洋矿产、海洋渔业、海上旅游、航海体育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村料二 2016年7月12日,中菲南海争议仲裁庭罔顾基本事实,肆意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公布了严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所谓“裁决”。7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强调,中国尊重和践行国际法,在坚定维护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同时,坚持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议,坚持通过规则机制管控分歧,坚持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赢,致力于把南海建设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和合作之海。白皮书表示,中国坚持与地区国家共同维护南法和平稳定,坚定维护各国依据国际法在南海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对此,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中国南海问题立场,70多个国家明确表态不承认南海仲裁结果。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是如何利用海洋助推经济发展的。

(2)综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南海问题立场为什么会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

 

(1)①利用海洋拉动我国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②利用海洋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能源、资源的合理配置。③利用海洋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或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④利用海洋提高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能力,增强经济发展实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每点3分,共12分) (2)①中网坚持依据国际法,致力于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争议,维护了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自觉维护了主权国家的权力,履行了主权国家的义务。②中国的主张捍卫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了国际法治的公平正义,有助于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③中国的主张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有助于促进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事业。④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每点2分,共8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设问指向说明我国是如何利用海洋助推经济发展的,属于措施类试题。学生作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论述,可以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能源结构、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和提高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能力的角度思考,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2)本题考查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分析中国南海问题立场为什么会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属于原因类试题,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时首先要从主权国家的义务的角度入手;其次,从《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角度思考;再次,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角度思考;最后,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角度思考,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考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主权国家的义务、联合国的宗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我国外交政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步入“新常态”,创新发展成为新引擎。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一词被提到59次。“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利用开放型经济的红利,进行引技引智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为此,国家大力构建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增加财政科技投入等,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创新,引领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材料二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仍然提出“创新”的发展理念。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公安部最近以创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出台了《公安机关现场执法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全程记载执法活动,确保所有执法活动的可回溯式管理,受到警察和公众的欢迎。通过执法记录仪现场固定的证据越充分,越有助于还原当时的事实,减少人们对执法过程公平性的猜疑。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知识分析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有哪些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出台的依据以及公安机关创新现场执法工作的意义。

 

查看答案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

①文化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②优秀文化能够给人以无穷的精神力量

③文化能在实践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类的精神家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世界精神卫生组织把每年的5月8日订立为“世界微笑日”,希望通过微笑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同时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愉悦与友善,增进社会和谐。微笑是一朵动人的花朵,微笑是最美丽的语言,当每个人每天笑容洋溢,开心喜乐,没有纷争,没有烦恼,人心洗涤了,心灵净化了,社会因此而祥和。这说明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发展和享用文化

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6年3月23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在海南三亚召开。中国、泰国、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六国领导人围绕“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的会议主题,共商澜湄合作发展大计。澜湄合作机制的启动

A.有助于构建中国—东盟政治经济共同体

B.说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C.体现了国际组织在促进国家间合作的作用

D.说明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查看答案

相较于全国其他地区,民族地区发展基础一般较弱,扶贫开发任务艰巨,而且民族之间、城乡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经济状况分布更加错综复杂,民族地区更需要精准扶贫。党和国家之所以强调民族地区更需要精准扶贫,是基于

①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③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④保证民族地区都充分享有自治权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