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党提出“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理念并将其纳入“十三五”规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提出“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理念并将其纳入“十三五”规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西A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从本市实际出发,高起点建设美丽乡村,在全省率先启动全域美丽乡村示范县(市)创建活动。以因宗亲、地缘、历史而形成的自然村落为单元建设“幸福屋场”,组织地方知名人士实行乡贤协商式自治,以村支部、村委会为龙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形成了特定的区域文化,探索了一条新时期乡村建设和治理的新路。村民自发组织、自动捐款、自己动手,共建共享全域美丽乡村。

材料二  A市建设“美丽乡村”,全面实现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和风尚美的“五美”乡村格局:布局美,即城乡规划体系相互衔接融合,城镇、村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村庄内部形态更加精致精美,各美其美的乡村特色充分彰显。产业美,即农业供给侧结构不断优化,农业主体、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加速融合。环境美,即农村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协调,农村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与城市接轨,人居环境全面改善,生态优势有效凸显。生活美,即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基本实现城乡社会保护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品质明显改善。风尚美,即农村特色文化、传统道德、淳朴民风、良好家风得以有效保护和传承,农村管理更加民主、社会更加和谐、邻里更加和睦,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1)请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谈谈“美丽乡村”建设的经济意义。

(2)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A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1)①有利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②有利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③有利于推进新型社会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④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⑤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①党委作为领导核心,将党中央的大政方针与本地区的实际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制定建设“美丽乡村”的政策,坚持科学执政、民车执政。②政府本着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履行组织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职能,有力地推动建设“美丽乡村”政策的实施。③村民积极参与民主管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共建共享“美丽乡村”。 【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谈谈“美丽乡村”建设的经济意义,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然后可以根据材料分别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城乡一体化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A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材料中涉及到的A市的主体有党委、政府以及村民,因此考生可以从中国共产的领导核心的角度说明;然后可以从政府的职能以及政府的工作原则的角度进行说明;最后可以从基层群众自治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其作用即可。 【考点定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城乡一体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政府的职能、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村民自治 【名师点睛】解题思路与方法 1.明确思路,把握步骤 思路是答题的先导。做意义题先要明确其答题思路:首先,要注意题目的设问要求,进行知识定位,明确此题考查的知识范围。其次,要紧紧结合所学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把握好意义内容的层次和角度(影响型设问还要分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第三,确定答题关键词,回答意义类试题要选择好恰当的关键词说明。关键词主要依据教材语言,但有时也要有材料语言和时政语言(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精神)。最后,组织答案,规范答题。 以上思路(四环节)也是把握这类题型一般解题步骤,即做到:明确主客体、界定范围、找准角度、规范做答。 2.方法指导,殊途同归 思路明确了,但做好问题与材料之间的分析,找到解题的切入口,这是解答好意义类题的关键。不同的试题呈现不同的背景材料,其设问的“意义”形式也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运用具体而有意义的方法,把握好解题的切入口去分析、解决问题,将材料、设问要求、教材知识点有机结合,做到“因题制宜”,从而达到教材与材料、要点与问题的相互统一。抓住意义类题型解题切入口常用的方法有:回归教材法、材料分析法、角度分析法、明确对象法、范围分析法、性质分析法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2016年新年贺词。习主席在贺词中提到“有付出,就会有收获”,“但幸福不会从天降”,“我们要树立必胜信念、继续埋头苦干”,“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这些鼓励性的话语对青年人的人生启示是

①前途是光明的,青年人要矢志不渝、坚持奋斗 

②道路是曲折的,青年人要安分守己、按部就班

③人生重在贡献,青年人要业广惟勤、奉献社会 

④梦想导航人生,青年人要爱好和平、亲仁善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周朝时,中央政府就经常派人到各地采风,搜集方言俗语。西汉扬雄进一步搜集整理,     并通过面询方式进行方言调查,大范围记录各地的口语词,然后将所记词语按通行的     地域范围分别标注成不同类型,成就了中国古代方言研究的开山巨著《方言》。从“探     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角度看,材料告诉我们

①获得认识成果要把社会实践作为根本立足点

②社会实践始终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③想问题办事情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④发挥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有助于获取认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针对社会关注的多校划片问题,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时表示,多校划片是各地在解决单校划片带来的问题中探索出来的办法,是目前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举措之一,建议全国推广多校划片,但不意味着都要划片,建议各地结合实际采取合适的办法。建议所包含的唯物论道理是: 

①坚持了辩证唯物论科学的辩证否定观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论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④尊重了学生入学具体的客观实际情况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近期,中央积极倡导、大力弘扬优良文风,强调改进文学,德国农学家苏力贝克通过实验发现,凡是在黑夜间翻耕的土壤中,仅有百分之二的野草种子日后会发芽;而在白天翻耕,野草种子的发芽率高达百分之八十。这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人们可以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③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②③

 

查看答案

民谣代表着诗意、淡泊、流浪和乡愁,一把吉他,低吟浅唱,清新自然。由马顿创作的《南山南》用民谣的形式表达了对过往感情的追忆,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迅速窜红,引起了众多人的共鸣。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沿袭传统是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科技在推动文化交流、传播、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③成功的文化作品必须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④大众传媒能超越时空限制,在文化的选择、传递、创造方面显示着强大的功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