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2016年9月3日G20峰会在杭州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同美国总统奥巴马、联...

材料一:2016年9月3日G20峰会在杭州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同美国总统奥巴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杭州共同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交存仪式。习近平在讲话中承诺:“我们将毫不动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我们推动绿色发展,也是为了主动应对气候变化和产能过剩问题。今后5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分别下降23%、15%、18%。

材料二:据共同社2016年7月5日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日召开了旨在讨论温室气体减排长期措施的专家会议。为了在确保经济增长的同时采取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举措,会议将制定促进可再生能源和节能领域投资及技术革新的措施。然而在2013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COP17)上,日本反对《京都议定书》,并不认同新设定的减排义务,遭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方批评。各国认为必须顺应气候变化规律,采取必要的具体措施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而这恰恰需要各国实实在在的努力与投入。

材料三:人类一直专注于经济增长,而气候变化问题在很长时间内都未受刭重视,最初是在科学家关于环境监测的各类实验中被讨论的。直到上个世纪中期,为了解决“没有发展的增长”这种情况,气候变化问题才全面引起了大众关注,人们也开始探讨引发气候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很多自然科学家进行过多次勘测、实验、不断反复分析证实后作出了多份报告。从“自然界自身的产物”到“人类活动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人们日益发现各个国家都必须要承担这种“共同但是有区别的责任”,更多的科学家也在试图做出更准确的分析,以解决这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材料中所体现的哲理。

(2)结合材料三,运用认识论观点说明气候变化问题为什么会被提出并不断深化。

 

(1)(12分)①针对客观的气候变化情况,人们制定了应对这种气候变化的国际性公约,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道理。(3分)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中国的积极应对促进绿色和平的进程。而日本的错误想法损害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不利于解决共同面对的气候问题。(3分) ③顺应气候变化规律,采取必要的具体措施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需要各国实实在在的努力与投入,体现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结合起来的方法论思想。(3分) ④各国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应对也充分体现了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唯物主义思想。(3分)(或者答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可酌情给分。) (2)(6分)①认识来源于实践。材料中说明气候变化问题的提出和对引发气候问题原因的结论多数源自科学实验的这种实践活动形式。人们不断深化认识的动力和目的也在于实践,正是在人们在实践中所遇到的新需要的推动下,人类才不断追求对气候变化原因的正确认识,而形成这种认识旨在解决人们所面临的现实困境。(3分) ②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形成真理性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自然科学家的报告是经过多次勘测、实验,不断反复分析证实后作出的,经过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完成,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形成了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真埋性认识,而这种认识还要在科学家们不断的实践中深化、完善、发展。(3分) 【解析】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材料中所体现的哲理。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明确即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在认真阅读材料的基础上,从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入手结合课本的相关知识进行作答即可。本题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主要有: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结合起来以及人的认识的特点。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三,运用认识论观点说明气候变化问题为什么会被提出并不断深化。本题答题的知识范围是认识论的相关知识。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气候变化问题之所以被提出来源自科学实验的这种实践活动形式,被深化是源于人们在实践中所遇到的新需要。其次,是基于人的认识的特点: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形成真理性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考生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总结作答即可。 【考点定位】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尊重客观规律、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特点 【解题技巧】巧解体现类的解答题 解答体现类的非选择题一般遵循以下几步: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知识指向。审读设问,明确考查的是哪一知识点或哪一知识范围,并在头脑中对此知识点(或知识范围)的子知识点过电影似地快速回顾。 第二步,带着设问,审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同学们一定要带着问题分析材料,将知识指向和材料进行对接。材料一定要读两遍,第一遍快速浏览,了解大概;第二遍精读细读,将材料中与本题所考查知识(或知识范围)有关的语句画出来,简明扼要地标明此处体现了哪一子观点,为组织答案做好准备。 第三步,作答。把知识点和材料联系起来,形成答案要点。组织答案时可以采用“子知识点+材料某处体现了这一子知识点”的格式,也可以采用“材料某处体现了某一子知识点”的格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搭载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并取得圆满成功。天宫二号是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备份的基础上,根据天宫二号的任务的需要改装研制而成。规模与天宫一号基本一致,也是一个长期在轨自动运行、短期载人的飞行器,是我国建造空间站之前进行技术验证的重要阶段。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相对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其上搭载了全新配套的空间应用系统载荷设备,无论配套设备数量还是安装复杂度均创造了历次载人航天器任务之最。

(1)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分析对“天宫二号”发射成功带给我们的启迪。   

(2)根据材料,运用“把握规律”的有关知识,谈谈中国航天人是如何按规律办事的。

 

查看答案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我国一位著名企业家总结自身经验时说:“在一个企业内,如果投资占1分,科技占3分,管理则占6分。”采用科学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说明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落后于人为事物的联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独立于自在事物的联系

③统筹全局能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④系统具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特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要完成区域、省、市级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实现多省份跨区域联合治理雾霾。跨区域联合治理雾霾的方法体现了

A.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B.系统要素的有序性决定事物的发展

C.把要素结合起来就能发挥最大功能      D.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查看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①历史和现实总是惊人地相似     

②事物处于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之中

③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

A.①②   B.⑨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承载中国登月梦想的“玉兔号”在第二次月夜休眠前,因受复杂月面环境的影响,其机构控制出现异常。经过专家的努力,“玉兔号”虽然“睡过头了”,但再次“醒了过来”。材料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新事物汲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