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当前,互联网日益成为语言创新最活跃的地方,“给力”“吐槽”“拍砖”“雷人”……这...

当前,互联网日益成为语言创新最活跃的地方,“给力”“吐槽”“拍砖”“雷人”……这些新词已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并有部分新词被收录进《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这体现了

①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

②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C 【解析】题肢①说法错误,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题肢④说法与题意无关。《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了一些新词,说明了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故②③正确。故本题答案选C。 【考点定位】文化的特点 【名师点睛】正确理解文化的特点。 (1)从文化的实质来看,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文化和非意识形态文化之分。 (2)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现象,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3)从文化与人类个体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的一种素养。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来看,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一个时代的文化产品,往往是这个时代社会发展轨迹的反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80年前的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今年数十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长征路线申报世界文件遗产和长征精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议案》。代表们认为,红军长征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表现,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申报长征路线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征精神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性。

(2)请就如何发挥长征精神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功能提出两条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本届峰会的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材料一:国家主席习近平2016年9月3日出席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中国发展新起点 全球增长新蓝图》的主旨演讲。习近平在演讲中指出,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拓更好发展前景。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强增长动力。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坚定不移推进公平共享,增进更多民众福祉。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材料二:习近平呼吁二十国集团成员立即采取行动:

第一,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各国要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坚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多边主义,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和争端,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第二,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平等相待,既把自己发展好,也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好。加强在重大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建立健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人们深入交流,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共同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以平等为基础,更好反映世界经济格局新现实,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当前形势下,全球经济治理重点要共同构建公正高效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维护世界经济稳定大局;共同构建开放透明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治理格局,巩固多边贸易体制,释放全球经贸投资合作潜力;共同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合作;共同构建包容联动的全球发展治理格局,以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目标,共同增进全人类福祉。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中国如何实现自身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查看答案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启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应该

A.树立文化自信意识,相信自身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

B.树立文化自强意识,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C.树立文化自尊意识,对文化强国的目标充满信心

D.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

 

查看答案

山东临沭民间流行着“种植杞柳喜洋洋,一亩能抵能抵三亩粮”“学会柳编这一行,三到五年盖楼房”的谚语。今天临沭柳编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手工艺,而是作为集历史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闻名天下。200余种产品供人们生产和生活使用,去年出口额1.7亿美元,已有2万多农户依靠他脱贫致富。材料表明

①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关键在于发挥其经济价值

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

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④传统文化可以顺应社会变迁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审美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十二五”期间,在中央及全国支援下,西藏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贫困现象明显缓解。2016年9月23~24日,全国扶贫援藏工作会议在拉萨举行,研究部署“十三五”扶贫援藏工作,西藏的扶贫开发攻坚步入一个全新阶段。这表明

①我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②经济发展是民族地区繁荣和稳定的关键

③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④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