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激活红色基因,弘扬长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激活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

    2016年春节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江西井冈山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陈列室和忠魂堂,总书记凝视着开国元勋和革命先烈的照片,深情地说,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当年的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红军长征的胜利,不仅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基础,而且也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今天激励全国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巨大动力。

    近年来在网络等媒体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些人打着“还原真相”的旗号,恶意剪裁历史或编造谎言,采用“戏说”“爆料”“揭秘”之类的手段,肆意歪曲长征历史,抹黑红军的英勇事迹。如:质疑“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真实性,否定红军“飞夺泸定桥等”极大地混淆了人们的视听,别有用心者还借题发挥,大肆炒作,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对这种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必须予以有力批驳,我们要还历史以真相,洗刷泼向长征伟大壮举上的污水,让长征精神永放光彩,永远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精神力量。

(1)培养和践行核心价值观,需要激活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知识,对歪曲长征的历史虚无主义加以批驳。

(3)班级举行以“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的辩论赛,请拟定两组辩题。(每组1020个字,符合辩论赛要求)

 

(1)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2分) ②红色基因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根脉源泉。(2分) ③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2分) ④激活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途径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养料。(2分) (2)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2分)只有如实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和客观规律的意识,才是正确的意识;歪曲或虚幻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是错误的意识。(2分) ②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2分)否认长征、否认红军的历史虚无主义,遮蔽了真相,是错误的意识,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2分) ③正确的意识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2分)只有尊重历史、还历史以真相,才能让长征精神永放光彩,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精神力量。(2分) (3)例:①弘扬长征精神重在实践与弘扬长征精神重在宣传弘扬长征精神对中学生有无价值; ③长征精神源于实践与长征精神源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要求:辩题主题要明确,必须与长征精神有关;要能体现正反双方的观点。(任意回答2点得4分) 【解析】第一问:本问需要回答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弘扬长征精神,实质是要回答“红色基因”“长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在回答时不能偏离这个主题。结合材料及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长征精神”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长征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根脉源、长征精神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为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营养、激活红色基因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途径等角度来回答。 第二问:运用“意识”的知识,对歪曲长征的历史虚无主义加以批驳,可先从意识含义的角度说明歪曲长征的思想意识是错误的意识,然后从意识作用的角度谈错误意识产生的危害,接下来阐述我们要树立对“长征精神”的正确意识,促进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第三问:本题是一个开放性试题,可从实践长征精神与宣传长征精神哪一个更有价值,长征精神源于实践还是源于文化等角度设置辩题,要注意辨题具有可辨性、科学性。 【考点定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 【特别提示】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日,有关部门印发《网络扶贫行动计划》提出,充分发挥互联网先导力量和驱动作用,凝聚全社会力量,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发挥政府在“互联网+精准扶贫”战略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有效地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武装脑袋、丰富口袋”,增强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政府要运用“互联网”与农村群众自治组织结合公开信息,听取民意,构建统一的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为每一位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实现扶贫对象的信息采集、动态管理和精准识别。“互联网+”战略,要助力农民创新创业、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通过互联网的“网络覆盖、农村电商”等工程实现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

材料二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积极开辟扶贫开发的资金渠道,确保政府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和减贫脱贫的“助推剂”。要将财政资金用到真正贫困人口身上,将财政政策落到真贫的根子上,既“输血”更“造血”,既要摘“穷帽”更要拔“穷根”分配好扶贫资金,规避“撒胡椒面”、“利益均沾”等现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以来,某村全面抓好精准扶贫措施落实。一方面,做到精确识别贫困户、精确登记造册、精确建档立卡,确保扶贫资金用到真正贫困人口身上。另一方面,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成立了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精准扶贫贷款、互助协会贷款资金150余万元,在邻村流转土地150亩,联合经营发展红豆杉种植繁育21万株,发展“三松”育苗350亩,增加了贫困户经营性和转移性收入。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互联网+”对我国精准扶贫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发挥政府投人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的合理性并说明精准扶贫应如何“精准”使用扶贫资金。

 

查看答案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

①老马识途    ②岩石风化   ③审时度势   ④葵花向阳

A. ②→①→④→③    B. ②→④→①→③    C. ③→①→④→②    D. ①→④→②→③

 

查看答案

2016年11月18日,国窖1573窖泥和沪州老窖酒曲窖泥和酒曲中的微生物菌群搭载神州十一号,接受了33天的太空考验顺利返回,相关太空实验成果将为酿酒微生物的空间科学研究翻开新篇章。这表明

①科学实验以获得真理性认识为目的       

②实践水平的提高推动认识的发展

③科学实验是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④实践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6年8月,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了一种新型三维透明成像技术,可以透过动物的皮肤甚至器官直接观察到细胞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该技术能让动物全身组织实现透明化,可在动物体内成像完整的神经系统或整个器官,有助于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大脑与躯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此为基础的数据库还有望大幅减少科研所需的实验动物的数量。这说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科学实验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③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④规律具有客观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如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①前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

②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派别,有一定的合理性

③前者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科学的 

④后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