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文字是一个民族传承文化的主要工具,汉字的演变史,也始终与泱泱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史密...

文字是一个民族传承文化的主要工具,汉字的演变史,也始终与泱泱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史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字传承经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总趋势是从繁到简。繁体字把字形同字义直接或间接地结合起来,书写时以形表意,认读时见形知意,用于艺术创作时传统韵味妙不可言。现今习惯于使用繁体字的港澳台同胞加上海外华人有几千万之众。简体字是以繁体字为基础,源于历史上人们自行简化的手书体,笔画少,形体清晰,绝大多数有约定俗成的历史基础,顺应了群众使用的需要,提高了书写效率,便于计算机造字和认读,联合国把简体字作为中文的规范字体,已经成为国际标准,外国人学汉字受益匪浅且学者日众。

材料二 近年来,一些学者和知名人士呼吁,“亲”要相见,“爱”要有心,而简体字的“亲”、“爱”恰恰是亲不见、爱无心,丢失了对汉字传统文化的传承,建议选择50—100个最有含义的繁体字重回中小学课本。

(1)你是否赞同该建议?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材料三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历经浩劫而没有中断,汉字功不可没,关于汉字书写的简繁之争未曾终止。一种跳出了“非此即彼”形而上学思维观的主张——“用简识繁”,体现了海峡两岸乃至全球汉字使用者对中华文化传统的最大认同。该主张倡导各地的正规出版物依惯例各得其所,体现了“和而不同”的包容思想;倡导习惯于繁体字的,尽可能做到能认能读能写简体字;倡导习惯于简体字的,尽可能做到能认能读繁体字。

(2)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用简识繁”这一主张为什么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3)汉字在今天现代化建设以及与世界各国人民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请你为汉字的推广设计两条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字以内。

 

(1)答案示例一赞同。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②繁体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见证,为书写和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③繁体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④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选择部分汉字进课本,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      答案示例二不赞同。①简体字绝大多数有约定俗成的历史基础,依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依然传承着中华文化。②文字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简体字笔画步,形体清晰,提高了书写效率,顺应了群众使用的需要。③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简体字更加便于计算机造字和认读。④简体字的使用有利于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2)①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简体字与繁体字各有存在的理由,繁体字体现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简体字书写方便,符合社会生活需要。③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 的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简体宇与繁体字相互包容,共同发展。④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用简识繁”的主张体现了简体字与繁体字在现实生活中共同存在,和谐共生。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用简识繁”倡导共同存在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创新,促进中华民族的统一与繁荣。 (3)答案示例:①学会汉字,与中华文明同行。②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缨。 【解析】本题以汉字的书写的简繁为话题,从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设题考查,主要考查的是汉字、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作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 (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你是否赞同一些学者和知名人士呼吁的建议,并阐明理由。考生在解答时,应该明白的是本题的本题无所谓正确与否,只要做到,赞同说明赞同的理由,反对说明反对的理由即可。如果从赞同的角度更多的是从继承的角度说明原因,如果反对的话,更应该是发展的角度说明原因。 (2)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用简识繁”这一主张为什么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因此考生首先要说明矛盾的基本属性是什么。然后结合着汉字的简繁体分别说明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最后说明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着事物的发展的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3)本题属于开放型的解答题。以汉字在今天现代化建设以及与世界各国人民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话题,要求考生为汉字的推广设计两条宣传语。考生所提的标语只要符合“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的字数限制”即可。 【点睛】辨析题解题思路:①把握材料的中心点;②寻求事与理的结合点;③组织答案时尽量运用背景材料进行相关分析。高考时,同学们一定严格按照辨析题解题总体要求答题,记住按以下步骤进行: 1.审题要细致:一审背景材料,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把握材料的中心思想以及与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二审题目,明确题目类型,找出辨析点,寻求事与理的结合点,确定答题的切入点。 2.步骤要清晰:一是明确辨析点,一点一点地辨,一层一层地分析。二是解答必然点,针对结论必然正确或错误的观点,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论依据。三是展开讨论点,对每一个辨析点中合理因素和错误成分展开充分的分析论证。四是补充遗漏点,有针对性地补充其所需要的条件。 3.环节要完整:一是解释概念与特定词语。二是肯定合理成分并说明理由。三是否定错误成分并说明理由。四是小结,扼要概括上述分析并作出判断。对于错误观点,要指出其实质和危害以及正确的说法是什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5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幕正式开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投资率,即投资在GDP中的占比。

材料二  从长期看,经济增长取决于长期潜在增长率,也就是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仅靠需求侧的政策是不足的。必须通过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来提高潜在增长率,也就是改善供给侧。当前,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偏向于资源型企业以及重化工工业;一些原本该淘汰、限制和转型的落后产能的投资规模不降反升,中低端产能严重过剩,高尖端产能严重缺乏;国有企业比重高,传统产品占大头,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居多,产品结构单一,经营困难。这些因素制约了东北经济发展。

材料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制度层面,需要通过构建现代金融、产业、财税等制度体系,放松各种管制,打破垄断,释放民间资本的活力;在技术层面,需要通过营造激励创新的生态,实现创新驱动;在人力层面,需要通过教育制度改革,实现人力资本的跨越;在社会保障层面,需要通过提升社保水平和改革收入分配,实现共享发展。

1)描述材料一中图表蕴含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振兴东北的经济意义。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应该如何通过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查看答案

下图漫画《认识自己》告诉人们:

①只有用综合思维方式才能形成完整认识

②只有在特定的整体中才能准确定位自己

③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④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实践中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两句诗蕴含着时间的哲理,下列诗句中蕴含不相同哲理的是:

A.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B.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C.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D.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查看答案

显微摄影是一门使用照相拍摄显微镜下一般用肉眼无法看清的标本的技术。肉眼中千篇一律的细沙,在显微镜下,却是一沙一世界,有的晶莹剔透像宝石,有的金黄酥脆像饼干,即使是司空见惯的柴米油盐,在显微镜下也会展现神奇而充满魅力的另一面。显微镜下的一沙一世界表明:

无限多样的现象都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的认识变化而改变

人们能够透过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而达到对世界整体的把握

人们可以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日益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当代中华文化既有“魂”又有“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魂”,文化事业和产业体系等是“体”。“魂”与“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统一于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下列有利于“强魂健体”的措施有

①坚持百花齐放的方针,倡导指导思想多元化

②要全面奏响大众文化这一主旋律,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③新余市免费开放文化馆、纪念馆等文化场馆

④发挥金融的作用,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资融资体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