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效应” 源于对果农收摘果实时的观察,果农常用竹竿收取有刺大树上的果实,只有竹竿最长的才能收到最多。“竹竿效应” 蕴含了应将关键因素作为“竹竿”,“ 竹竿” 有多长,水平就有多高的道理。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结的,要善于全面分析和处理矛盾
③全局和部分是相互制约的,要学会处理好关系全局的决定因素
④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的,要学会有效促进事物从量变到质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他告诉我们,你想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是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它启示我们
①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统率作用
②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③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
④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这意味着以啃硬骨头的精神和攻坚拔寨的冲刺,推动扶贫开发工作“补短” 将成为中国“十三五” 期间的工作重点。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②矛盾是普遍的客观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
③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功能有着重大影响
④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中国经济适应新常态的重大举措。在此过程中,绝不能将供给侧改革与扩大需求分离开来。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这表明
①供给与需求是相互依赖的 ②供给与需求是相互排斥的
③供给与需求是相互贯通的 ④供给与需求是相互独立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对人员结构进行调整,加快推动能源改革,是破解我国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必然选择。未来我国能源结构将向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转变。这体现了
①实践活动具有无限性
②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
③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
④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 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 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