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雾霾” 成为2017年国人挥之不去的阴影,成为影响民生的“心肺之患”, 倒逼人...

雾霾成为2017年国人挥之不去的阴影,成为影响民生的心肺之患, 倒逼人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表格是人类关于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历程:

时代

核心思想

主要观点

古代

人是自然的“奴隶”

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着,人们同他的关系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

近代

人是自然的“主人”

人类能够征服、利用自然。人们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掠夺和掠取,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生存环境日益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加深

现代

人是自然的“成员”

自然是与人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人为自然、人化自然或人生成的自然,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一个整体

当代

人是自然的“朋友”

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原则,做到与自然共生、共赢、共荣;树立与自然和谐并进的科学发展观

 

材料二        生态文明建设要充分动员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早在“十二五” 规划初期,陕西省人大代表开始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依法监督,履行了其作为人大代表的职责。“十三五” 规划开局以来,陕西省政府进一步推出“绿色” 理念,让生态文明融入发展的全过程,这一做法大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环保意识,你参与绿色陕西、生态陕西的建设。2016年全省环境已经由整体恶化、局部好转,转变为整体向好,局部提升。

⑴结合材料一,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分析在人类与自然关系上认识变化所蕴含的道理。

⑵结合材料二,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谈谈你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看法。

⑶“美丽宝鸡”的建设离不开同学们的参与,请写出以2016年关于生态宝鸡建设的所闻所为,并分别说明其哲学依据。(要求:1、实事求是;2、至少两条。)

 

⑴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源于探索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并推动实践发展;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同阶段对自然的认识是与当时的主客观条件相适应的;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呈现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特点。④与时俱进,在实践中认识、发现、检验和发展真理。人类发展的历程,就是探索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过程。 ⑵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全民动员对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在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和生态保护,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在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加强,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依法对排污企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监督,促进了政府重视生态环境。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广东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全民动员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为绿色广东建设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⑶①上马生态园建设,变枯枝烂叶为有价值的肥料。哲学依据: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尽量步行上学,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哲学依据: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解析】本题以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过程和生态文明建设 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实践决定认识、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1)本题要求运用“求索真理的过程”的知识分析材料所蕴含的相关哲学道理,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结合材料,考生可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们的实践活动推动了相关认识的发展;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同阶段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同;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呈现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特点;人们在与自然相处的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发现、检验和发展真理等角度展开说明。 (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谈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看法。结合材料看,材料主要强调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充分动员人民群众的力量,故回答本题可从生态文明建设为什么要动员人民群众的力量角度谈谈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故生态文明建设要充分动员人民群众的力量。考生结合材料针对这几方面展开说明即可。 (3)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实践类题目。要求考生能够观察生活,体会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变化。考生在回答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写出生活中人们是如何建设美丽宝鸡的,并根据这些具体的做法回答相关哲学依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工匠精神国企改革成为2016年国人的热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剧,企业投资萎缩,块乏活力,国民消费品供需正面临着严重的结构性失衡:一方面,衣服鞋帽玩具等传统的中低端消费品供给严重过剩,价格持续下滑;另一方面,高品质消费品供给不足,中国居民在海外疯狂扫货。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就轮到“供给侧改革”发挥功效。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要防止需求侧过度依赖,采用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改革,这不仅是对眼下中国宏观经济的一剂对症良药,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意味着未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材料二  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不断取得重大进展,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也要看到,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面向未来,国有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为此,2015年9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切实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⑴结合材料一和二,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我国“供给侧改革”的科学性。

⑵结合材料二,请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我国应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查看答案

2016年,《感动中国》走过十多个过年头。十多年来,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标准一贯秉持:为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作出杰出贡献;在各行各业具有杰出贡献或重大表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社会公平、人类生存环境做出突出贡献;个人经历或行为,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标准表明

A.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 人生价值是自我奋斗的价值

C.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 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是物质贡献

 

查看答案

目前,中国城市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一些城市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不合理地要求就地平衡”,盲目在旧城区内兴建高层建筑,使文化遗产及其环境遭到破坏。重经济效益,轻文化遗产和环境保护的选择(  )

A. 是建立在错误的价值判断基础之上的

B. 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然结果

C. 反映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历史性

D. 割裂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

 

查看答案

个人和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精神贡献大于物质贡献 

人们的价值取向是利己 

奉献和索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从3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时期是社会结构平衡难度加大的阶段。这就要求在该阶段尤其要注重

A. 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

B. 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

C. 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

D. 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