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走向未来。

1)请简述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1)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鼓舞和动员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今天,爱国主义更是实现中国梦的不竭的力量源泉。 ②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③在当代中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④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唯有以改革精神和创新思维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才能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持久的精神动力。 【解析】 (1)本题要求考生简述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本题直接考查教材基础知识,没有难度,可根据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即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问题指向是阐述弘扬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而根据材料可知中国精神,就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因此,本题实质上可转化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作用,具体解答本题可结合分别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作用角度来分析说明:从民族精神角度可分别从爱国主义的地位和作用、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来回答;从时代精神角度可从时代精神是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唱脸谱》《团结就是力量》……这些被置于殿堂宝座的艺术作品都出自著名文学家、词作家、剧作家阎肃之手。他常常跑基层,慰问广大官兵,他一生都在唱,他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阎肃的事迹说明

思想道德修养比专业艺术修养更重要

思想道德修养和专业艺术修养要兼备

思想道德修养是专业艺术修养的表现

更高的道德追求能促进专业艺术修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实事求是”……大学校训引导莘莘学子成长成才。20144月,某报推出《校训的故事》专栏,挖掘和阐述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历史传承与当代价值,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校训的故事》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原因是:

校训的实质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

校训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载体

校训全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

校训宣传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面对当前各种思想相互激荡的现状,我国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103万青奥志愿者集体当选感动南京年度人物。他们以真诚的微笑和周到的服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讲文明、重礼义、团结友善的良好风尚,打造了最美的中国名片。材料表明

弘扬主旋律是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能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志愿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志愿者行动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习近平同志指出,如果把作品在国外获奖作为最高追求,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东施效颦,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这启示我们

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文化发展繁荣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影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