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梁启超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至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

梁启超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至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这告诉我们

A. 文化决定了一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

B. 传统文化都必须被继承并成为民族之精神

C. 文化的不同源于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的不同

D.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相关知识。文化力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它影响一国在国际中的地位但并不决定一国在国际中的地位,A项不选;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并不是全部继承,B项不选;文化的不同源于经济、政治的不同,C项不选;“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这说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D项正确。 对传统文化要辩证看待,批判继承。因为传统文化也有糟粕,所以传统文化必须被继承,全面继承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 年 11 月 30 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是中国第 31 个列入该名录的项目。从文化的角度对其意义加以描述,你认为表述最准确的一组关键词是

A. 大众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丰富性、文化创新与发展

B. 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与保护

C. 传统文化、文化发展、文化多元性、文化传播与开发

D. 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民族性、文化批判与继承

 

查看答案

黑格尔说:“历史题材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作家就永恒。”历史属于过去、属于当下、更属于未来,这不只是作家或艺术家需要找寻的永恒,而且是我们——哪怕最普通的百姓群众,在讲述与追踪那些见证过或未曾经历过的故事时,不能遗弃的永恒。从历史中寻找永恒,是因为:

①历史规律决定未来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②历史和未来之间存在着共性的东西

③未来是以对历史的否定为发展基础的     

④历史和未来之间存在着客观联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古诗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学理。下列诗句哲理理一致性是

①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顾况《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

②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半》)

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下列关于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是由众多组成的结合体

B. 是对的抽象概括和总结

C. 寓于之中并通过表现出来

D. 是事物内部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查看答案

近年来,西藏通过建档立卡,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创新“合作社+能人+贫困户”、“党支部+能人+贫困户” 等精准扶贫模式,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农牧区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改善,西藏人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西藏精准扶贫

有利于消除各民族经济生活的差异    

完善和发展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贯彻了共享理念,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增强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