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人“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根深蒂固。改革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人“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根深蒂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妇女经济生活的独立,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国人生育观念已悄然发生变化,对子女数量的追求由多变少,对孩子质量的追求提高了。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 。1971年,“四五”计划中,提出“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1973年12月 ,提出“晚、稀、少”的政策。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鼓励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0年,中共中央提出:计划生育要采取立法的、行政的、经济的措施,鼓励只生育一个孩子。1982年修订的《宪法》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持续问题、老龄化问题、人口结构性问题等开始显现。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对中国人“多子多福”传统生育观念的认识。

(2)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人口政策不断完善的原因。

(3)结合材料,就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

 

(1)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使“多子多福”的观念根深蒂固,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产生了更加重视质量的生育新观念。②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多子多福”传统生育观,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③“多子多福”的观念对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人口结构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多子多福”的观念中落后的东西要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我国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不动摇。 (2)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目的,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 和完善,是以不同时期人口形势变化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基础的。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我国人口形势在不断变化,人口政策必须进行相应地调整。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我国的人口政策在反复探索中不断完善。 (3)答案示例:人口红利跟上来,经济水平提上去;增强人力资本,实现伟大复兴。 【解析】本题以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为背景考查考生对传统文化的特征、对待传统文的态度、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真理、认识过程等知识的理解,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对中国人“多子多福”传统生育观念的认识。回答本题要注意设问中强调了对传统生育观念的认识,所以考生要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加以分析。首先分析为什么还有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观念,即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次要回答如何对待这种传统观念,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2)本题考查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分析国人口政策不断完善的原因。人口政策属于是认识的范畴,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是以不同时期人口形势变化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基础的,这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目的,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国人口政策的特征体现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同时也是因为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考生就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拟定两条宣传标语,考生只要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即可,但是要注意朗朗上口。如“人口红利跟上来,经济水平提上去”、“增强人力资本,实现伟大复兴”等。 点睛:有关 “认识类”题目的一般解法 一般来说应从三个方面去回答,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是什么:要注意从现象到本质的揭示,从内容、内涵、目的、特征等角度思考(即题目说(做)的是一件什么事?或题目观点是对还是错?)——“判断表态”; 为什么:包括原因、意义两个部分(即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等。)——“阐述道理” 。 怎么做:包括对策、措施、方法、建议等(即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准备怎样做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明确做法”。 需要提醒的是,并非所有的这类题型都要回答这三个方面,应根据具体题目来确定回答三个方面中的哪几个。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16年9月4日晚,秉承服务于“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G20杭州峰会主题的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在西子湖畔震撼上演。古典诗词的巧妙融入,中外名曲《春江花月夜》与《月光》合奏,《高山流水》与《天鹅湖》起舞……在交响乐的伴奏下,灯光、音乐、舞蹈、实景相互交织在一起,亭台楼阁、桥梁、荷塘等鲜明的中国元素,第一次在室外水上表演,结合新的全息投影技术,诠释“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晚会主题。美轮美奂、诗情画意的场景再次令世界震惊,就连德国总理默克尔都拿着手机拍照留念。

《最忆是杭州》“辐射”出来的正是中国文化的力量。“采茶舞曲”清新灵动,舞动勤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娘子与许仙,美丽的爱情传说演绎美好情感;“高山流水”礼遇知音,世界大同;“欢乐颂”热情好客,和平共进。在恢弘的场景下,情意并茂的演奏,观感细腻又不失心灵震撼;激发爱国情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给世界震撼和共鸣。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最忆是杭州的场景再次让世界震惊的原由。

2)结合材料,说明最忆是杭州文艺晚会的成功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3)贫困地区会学着大量的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资源。请你就在扶贫开发中,保护民间优秀文化资源提出两点建议。

 

查看答案

2016年以来,民生银行颠覆传统,研发投产了三大数据产品部署在移动端,用户可在任何时间、地点接收与业务相关的任何数据结果。这不仅大幅提升了决策效率,还实现了与银行各层级员工的零距零,优化了银行内部各项业务关系。这说明

①整体离不开部分,数据产品作为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②人们可以改变客观联系,利用数据产品建立新的联系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民生银行适应大数据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大数据密切了银行、用户、员工之间的联系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致贫的原因多样,印证了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

脱贫的手段各异,说明了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的矛盾不同

脱贫的时间紧迫,必须超过历史条件,创新扶贫开发路径

脱贫的任务艰巨,要求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激发内生动力

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查看答案

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是事物的存在方式

现实联系的复杂性要求人们对各种不同的具体联系加以研究

立足人的能动创造,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具体联系

把握事物的多样性对人们作出正确决定有重要意义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