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指出,要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指出,要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强调统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唯物辩证法根据是

①部分的性质和功能受整体的性质和功能的制约

②整体中各部分的性质和功能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③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④整体与部分在事物存在和发展中的地位同等重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解析】③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题目中没有涉及到关键部分的作用。④选项表述错误,此观点否认了整体对部分的统帅作用。题目中,强调统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这是基于部分的性质和功能受整体的性质和功能的制约,整体中各部分的性质和功能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故①②入选。选A。 点睛:正确把握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整体 部分 区 别 内涵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 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地位和功能 整体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方法论要求 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联系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②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③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是指原来作为整体的事物,相对于更高层次的系统来说,它又成了部分;原来作为部分的东西,相对于更低层次的系统来说,它又成为整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5年9月,科学家公布了一种叫做“免费瓦”的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可以为一系列设备提供无线电源,让可穿戴设备、传感器等各种低耗能设备不用插头就可以充电。“免费瓦”的成功研制

①基于实践活动,发挥了认识主体的主动创造性

②佐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及人类认识的无限性

③表明人为事物的联系无法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④体现了意识能动性是改造客观世界的可靠保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巴西科研人员通过反复研究,在实验室培养出具有特定DNA序列的蛛丝蛋白,进而制造出世界上首条人造蛛丝。这种人造蛛丝不仅具有弹性好、韧性大等优点,还能够生物降解,未来有望在纺织材料、医疗和飞机船舶制造等领域得到应用。人造蛛丝的成功研制说明

①人可以根据主观需要创造出新的具体的物质形态

②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必要前提

④离开了对规律的尊重,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日本提出了“零排放”的概念,中国提出本世纪三个“零增长”;日本提出“循环经济社会”,中国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学发展观”,这些都是应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产生的真理性认识。这说明

①认识具有无限性、重复性,需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②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是唯一的

③由于观念、能力等的差异,对同一对象允许存在不同的真理性认识

④认识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

A. ②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③

 

查看答案

100年前,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宣布,借助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人类首次探测到了引力波。这项轰动世界的新发现不仅证实了爱因斯坦一个世纪前的预测,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观测宇宙的新途径。从唯物论角度看,材料表明

①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善的认识工具

②先进意识具有超越时代和历史条件的特性

③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超前性

④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具有指导性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所谓“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甲认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乙认为:“天法地,地法人,人法道,道法自然。”丙认为:“人是架钟表,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骨骼是齿轮,人的思维过程只不过是对命题、观念进行加减。”丁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以上观点分别属于

A. 相对主义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辩证法

B. 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 辩证法 唯心主义

C. 相对主义 辩证法   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

D. 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辩证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